鹿港天后宮香火鼎盛,尤其在新春期間更是湧入大批信徒拜媽祖,祈求平安。圖╱鹿港天后宮提供
鹿港天后宮三川殿上方華麗的八卦藻井,出自泉州大木作名匠王樹發等人之作。圖╱彰縣文化局提供
【本報彰化訊】文化部公告鹿港天后宮由縣定古蹟升格為國定古蹟,成為全國第一百零六處國定古蹟,文化部長鄭麗君昨天到鹿港天后宮送上「國定古蹟指定證書」。據文化部資料顯示,位於彰化鹿港鎮的鹿港天后宮原稱鹿溪聖母宮,鹿港居民又俗稱為媽祖宮或舊祖宮,廟內主祀湄洲開基二媽,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為鹿港地區最著名廟宇之一。
鹿港天后宮主委張偉東代表接受鄭麗君送上的「國定古蹟指定證書」,彰化縣副縣長洪榮章、立委柯呈枋及鹿港多位人間國寶施至輝、施鎮洋、李秉圭等人到場觀禮。
「鹿港天后宮是全國極具代表性的媽祖廟,也見證了鹿港歷史發展。」鄭麗君說,天后宮建築也呈現各時代的營造流派,其木雕、彩繪等都出自名匠之作,尤其是三川殿的大木作結構是閩南建築代表作,所以此次文資審議委員決議為台灣重要國寶,應升格為國定古蹟,需要政府和民間一起保存呵護國家古蹟。
曾獲國史館第五屆傑出台灣文獻獎的文史工作者陳仕賢說,鹿港天后宮的木雕、石雕以及畫作等都出自名家之手,像是石雕來自惠安匠師蔣馨家族,彩繪則來自於鹿港名畫師郭新林、柯煥章之手,三川殿上方華麗的八卦藻井則是泉州大木作名匠王樹發等人作品,可以說整間天后宮處處都是無價文化資產。
對於鹿港天后宮未來的維護修繕,各界也都相當關心。鄭麗君說,會請文資局全力協助,天后宮列入國定古蹟後,最高可補助到修復總經費的九成五。副縣長洪榮章說,鹿港天后宮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有年久失修之虞,縣府今年已向文化部爭取修復工程規畫經費六百萬元,發包中,預計一年半完成全區整體規畫,盼盡速辦理修復工程,讓鹿港天后宮風華再現。
古蹟升格 眾望所歸
據彰化縣文化局資料,鹿港天后宮在一九八五年十一月由內政部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後,一九九七年五月,《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天后宮改為彰化縣縣定古蹟,縣府依《文資法》在二○一七年十一月提報天后宮為縣定古蹟,文化部則在二○一九年八月三十日通過審查,讓鹿港天后宮成為彰化縣內第七處縣定古蹟。
張偉東說,相信二十多年來,鹿港人一定都覺得「非常悶」,因為在一九九六年鹿港天后宮就是國定古蹟,但因文資認定改制,就變成彰化縣縣定三級古蹟,幸好經前彰化縣長魏明谷、前文化局長陳文彬、及現任縣長王惠美兩任縣府團隊努力,才爭取到重列國定古蹟,可說媽祖神威顯赫。
鄭麗君表示,過去私有國定古蹟要爭取中央補助要經縣府,最近將調整為可直接向文資局申請,以縮短辦理時程,要用更快的速度一起和民間努力維護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