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5G頻譜競標十日正式開始,五大電信業者日前均通過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審查,取得入場券。由於5G建設成本高,因此標金不宜太高也成為電信業者共識,但各業者仍備妥銀彈磨刀霍霍,準備在5G時代搶得先機。
5G首波頻譜競標底價訂為三百億元,NCC原先預計標金收入可達四百億,不過在考量前瞻性、未來發展與應用性,同時尊重立委建議與職權,NCC代理主委陳耀祥日前表示,將預算收入提高百分之十,達到四百四十億。
由於業界一般認為,5G未來十年的發展不會只侷限在通訊,而是垂直整合的運用,包含製造業、服務業、運輸業以至於智慧城市,都有可以結合與發展的空間。此外5G是長期的規畫,初期建置成本過高進而使得商業效益受到排擠,而且可以預期第一波釋照後,後面可能還會有新的頻譜出現。因此電信業者普遍認同首波5G頻譜競標的標金不宜太高。
據NCC規畫,今年年底的第一波競標將釋出3.5GHz、28GHz與1.8GHz三頻段,總計2790MHz頻寬,其中3.5GHz頻段釋出270MHz頻寬,底價二百四十三億元、28GHz頻段釋出2500MHz頻寬,底價二十五億元、1.8GHz頻段釋出2x10MHz頻寬,底價三十二億元,合計三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