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三年後國、高中生比照國小學生,必修一門國家語言(本土語文),外界憂心學習效果不彰。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司長鄭淵全透露,籌備中的本土語文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將仿照「全英語教學師資培育實施計畫」,讓本土語文老師可以本土語言教授各學科,讓本土語言融入學生生活之中,而非只是一門語言課。
鄭淵全表示,預計明年正式啟動本土語文師資職前培育,目前已協調師資培育大學辦理閩、客語師資培育相關課程。未來本土語言教學延伸到國、高中,教育部和負責培育師資的大學研議,在大學開設的本土語文師資課程中,加入「全本土語言教學」模組,讓教師可以使用本土語言教授各學科。
教育部師資藝教司科長周佩君表示,目前規畫的本土語文師資主要有三種管道:職前培育、教師在職進修第二專長與學士後專班。
周佩君表示指出,以現階段大量支援國小的本土語文教學支援工作人員為例,未來可透過為期兩年的學士後教育學分班,取得正式教師資格,成為專職的本土語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