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寺三川殿門板彩繪「哼哈二將」修復亮相。圖/中新社
迎接建寺兩百八十年紀念慶典,龍山寺洋溢著喜氣,也吸引許多民眾排隊入寺參拜。圖/郭頤
迎接建寺兩百八十年紀念慶典,龍山寺洋溢著喜氣,也吸引許多民眾排隊入寺參拜。圖/郭頤
【本報台北訊】鐘鼓齊鳴、唱三寶歌、行三獻禮,萬華龍山寺二十七日舉辦建寺兩百八十周年紀念慶典,同時三川殿門板彩繪「哼哈二將」修復亮相,重回神聖的工作崗位,至於門板彩繪「四大天王」預計明年恢復亮麗面貌。
龍山寺是一座古意盎然的三進四合院建築,雕刻、彩繪、楹聯無不精美。其中,三川殿的六面門板彩繪分別為「哼哈二將」和「四大天王」,勾畫精細、栩栩如生,卻因年代久遠而色澤暗淡。一年前,寺方採取「修舊如舊」的辦法開始修復,哼哈二將門板完工,恰逢兩百八十周年寺慶,在當天一併亮相,頗受關注。
保護環境 不燒金紙19年
活動當天,總統蔡英文、前正副總統馬英九與吳敦義、前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和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等人都依循古禮致意。蔡英文表示,龍山寺帶領其他宮廟走向環保時代。
為推動環境保護,龍山寺從二○○○年起停燒金紙,隔年開始將二十一炷香減為每座香爐一炷香的七炷香,二○一五年又將創寺以來,從未變動過的七座香爐減為三座,並全面改用環保香。
挺過災亂 香火依然鼎盛
龍山寺所在的艋舺(今「萬華」)是大台北地區最早開發的地方。「可以說,沒有昔日的龍山寺,就沒有今日大台北地區的繁華榮盛。」龍山寺董事長黃書瑋表示,在艋舺人的心目中,舉凡所有日常生活、經濟活動以及議事、訴訟、和解等難解之事,都會到寺裡擲筊。
台北開發初期,瘟疫頻傳,中國大陸福建泉洲移民迎請晉江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台,捐建了龍山寺。
一九一九年,這座廟宇經過一次重要改建,奠定如今的規模和樣貌。儘管歷經地震、風災、戰亂,龍山寺始終香火鼎盛,成為兼具宗教信仰、文化古跡、觀光勝地等多元功能於一體的廟宇,同時默默述說著「唐山過台灣」的陳年往事。
為善盡福利社會宗旨,龍山寺也積極推動各項公益慈善事業,此次慶典便捐贈消防救災器材給台北市政府和新北市政府的消防局,同時捐助三百萬元給台北市教育局認助清寒學生基金會,做為弱勢孩童的獎學金。
龍山寺兩百八十周年紀念慶典將舉行為期一周的慶祝活動,除宗教法會慶典,艋舺公園也會有一系列民俗演藝活動登場,包括氣勢非凡的宋江陣、龍鳳獅、南管表演、傳統掌中戲和拳術表演等,讓民眾共同參與這兼具宗教、文化、觀光和民俗特色的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