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江俊亮台中報導】距今一億二千萬年的顧氏小盜龍,是一種有羽毛、會滑翔的小恐龍,一塊在中國大陸熱河出土的顧氏小盜龍化石,明日起將在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出。
科博館表示,由科博館與北京自然博物館合作的「窺探世界級的古生物化石寶庫──熱河生物群特展」,以通俗的科普方式展出遠古遼西熱河生物群世界。其中亮點「顧氏小盜龍」是體型最小的恐龍之一,體長約七十至八十公分,體重約一公斤左右,牠的前、後肢都有羽翼特徵,又稱「四翼恐龍」,名稱由來是為了紀念大陸知名古生物學家顧知微。
根據古生物學家研究,顧氏小盜龍有滑翔能力,會利用爪子扣住樹枝,向上攀爬後,再以滑翔方式移動。這塊化石保存完整,用顯微鏡觀察及與現代鳥類羽毛比較後,古生物學家認為牠全身應該披覆帶有虹彩光澤的鉛灰色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