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大家庭 惟靜法師挑起重擔

心祐 |2007.08.06
1682觀看次
字級

【記者心祐台北報導】新當選中華佛教青年會第七屆理事長的惟靜法師,出家已逾二十五載,他與第六屆理事長修懿法師相識數年,從而加入佛青會參與教化工作,不論在監獄弘法或擔任士林啟明佛寺監院、慈航社會福利基金會總幹事等職都游刃有餘,他勉勵年輕人要「肯定自己,尊重別人;把握當下,創造未來」,就能活出覺醒與智慧的人生。

宿世佛緣 家人支持

惟靜法師於民國五十年出生於台北,從小受祖母拜佛、茹素的影響,童年時,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到寺廟拜拜,尤其對觀世音菩薩感到無比的親切,十七歲的花樣年華,就想出家修行,民國七十年在找到生命的歸宿後,從此他將自己奉獻給廣大眾生,也獲得家人的一致支持。

在出家前,剃度師規定惟靜法師要誦念三千遍大悲咒,及十萬遍佛菩薩聖號,他從完全不熟悉到背得滾瓜爛熟,進而領略到師長的嚴格是成長的資糧,對於「與眾生同在的慈悲」,深深感動不已,從修持中,日後每當遇到困難總能化險為夷,並在恆持付出中,肯定自我價值,也發揮出生命的光亮。

趣向菩提 弘化利眾

惟靜法師說,學佛後人生不僅有更多學習機會,還能發揮所長,自利利他。以前他性格急躁、追求完美,出家後,不但個性變得開朗,也懂得依緣起法欣賞世間的殘缺之美。所謂「佛法生活化」,需要有現實的生活體驗,走過這段歷程,因此每當有人找他訴苦時,惟靜法師會在傾聽後做意見交流,鼓勵人走出憂傷煩惱。

身為宗教師,不論是面對監獄裡形形色色的人,或活潑好動的青年學子,惟靜法師說:「這些都是考驗,也是學習」。加入佛青會後,他參照修懿法師活潑多元的弘法佈教模式,利用有意義的歌曲、影片來引導他們自省身心,從而改過遷善,獲得很好的效果,啟迪許多人的良善性靈。

惟靜法師說,輔導工作充滿挑戰性,引導方式也需要日新又新,將佛法融入青年的生活領域,就是最大成就。如今,當選中佛青理事長,感謝修懿法師的提攜及眾人的愛護,日後將盡最大所能,推動各項會務工作,期盼不負重任,使佛青會的利生工作薪火相傳,服務更多眾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