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科大農學院教授蔡文田表示,乾燥後的可可莢殼帶有特殊的香氣,有機質約占百分之九十二,其中一半左右為碳元素,無機質百分之八,其中一半左右為鉀元素,以其成分特性,再利用為生物複合材料,製作出具有獨特香氣及造型的「文創品餐墊」(圖/江國豪)。
【本報屏東訊】屏東可可果種植面積達二百五十六公頃,巧克力、可可茶等產品也打出品牌,可可產業促進產銷發展,卻也產生大量可可莢殼等廢棄物。目前以焚燒、棄置或直接做有機肥料使用居多,造成臭味空氣汙染、溫室效應氣體二氧化碳及甲烷排放等環境隱憂。屏東科技大學農學院團隊新研發,讓可可莢殼果渣廢料充分利用。
屏科大農學院教授蔡文田表示,乾燥後的可可莢殼帶有特殊的香氣,有機質約占百分之九十二,其中一半左右為碳元素,無機質百分之八,其中一半左右為鉀元素,以其成分特性,再利用為生物複合材料,製作出具有獨特香氣及造型的「文創品餐墊」。另外,也與活性碳廠商合作,將可可莢殼有機組成分開發「高孔洞性活性碳材料」;可可莢殼所含有的高鉀特性,也可為液態或固態肥料,達到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