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膚色淺淡,笑容溫和,寶冠高聳。背景色調以棕紅色為主,四周圍繞眷屬、侍者、緊那羅(人首鳥翼)、飛天、孔雀、猴子、樹林等,一派生氣蓬勃的景象。阿旃陀石窟第1窟蓮花手菩薩像(局部)╱約五世紀末至六世紀上半葉╱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觀世音以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來救度眾生,施予眾生「無畏」。所以,我們也要效法觀世音菩薩,發願「拔苦予樂」,令眾生的身心獲得自在安穩。
星雲大師曾說:「我們要如何將觀音法門的修持,運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呢?首先要有一個觀念,那就是『求人不如求己』。」學佛,其實就是學自己,完成自己。經常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淨化自己的三毒煩惱,精進於道業的修持,才會有更深入的體會。
蓮華手菩薩
蓮華手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別稱。圖中蓮華手菩薩頭微俯,身軀呈三屈式,極富動感。菩薩嘴角微抿、雙眼垂視,似在傾聽後方佛龕之佛陀說法,又像是垂憫芸芸眾生。菩薩膚色淺淡,笑容溫和,寶冠高聳。背景色調以棕紅色為主,四周圍繞眷屬、侍者、緊那羅(人首鳥翼)、飛天、孔雀、猴子、樹林等,一派生氣蓬勃的景象。阿旃陀石窟第1窟蓮花手菩薩像(局部)╱約五世紀末至六世紀上半葉╱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