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49年 珍貴歷史文物大展

 |2019.10.31
1851觀看次
字級
徐永昌將軍於美國軍艦密蘇里號簽署《降伏文書》。這是「回到一九四九」展品之一。圖/中山堂提供
「回到一九四九──中華民國渡海七十周年紀念文物展」,共展出八十餘件珍貴歷史紀錄。圖/中山堂提供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中山堂定十一月六日至十二月二十九日舉辦「回到一九四九──中華民國渡海七十周年紀念文物展」,八十餘件珍貴展品所呈現的人物故事,包含前總統蔣介石、將軍邱清泉和政界人士雷震等,同時首次公開一九四九年代從重要人物至市井小民的信札,是少數聚焦於「一九四九事件」的展覽。

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遷台,對中華民國歷史產生巨大影響,此次展覽規畫四大主題,「湖海流離」、「永恆盛事」、「經世濟民」及「同體大悲」,探討戰爭前後歷史背景及人物思想作為,以及戰爭、政治、經濟及宗教等面向。

重要展品包括蔣介石致湯恩伯的親筆手札、佛教界高僧對於奉迎玄奘舍利子來台事宜的反覆討論、太虛大師的墨寶,和文學書家的漢字藝術等,都是現代文化史上重要的史料,民眾們可從展覽中找尋時代軌跡,拼湊出當年的風貌。

這次活動由中山堂、國立清華大學文物館籌備處及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聯合舉辦,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展出胡適新詩、梁實秋寫給陳紀瀅的信札、俞大猷信札,還有多件于右任的書法作品,都是難得一見的珍貴展品。另外,展覽期間周末連續舉辦七場主題講座,邀集楊照、陳芳明等十二位學者專家,針對思想、政治、生命史及文化藝術等議題,進行精闢對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