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解決美食外送員勞權與安全問題,勞動部職安署昨天再邀美食外送業者座談,達成四項共識,包括改善App派單機制、強化外送員保險保障、提供反光背心等安全防護措施,並強化「食物外送作業安全指引」的法效性。
勞動部將修正「食物外送作業安全指引」及「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未來若業者違反指引,將開罰三到三十萬元不等,預計下周邀集專家學者、業者討論修法事宜。
此外,台灣協作暨共享經濟協會(SEAT)昨天也發布美食外送業者共同發起的自律公約,響應業者包括 Uber Eats、Deliveroo 戶戶送、GoGoVan、Lalamove等,業者承諾針對外送員駕照、保險等將更嚴格把關,也會宣導安全駕駛,另比照政府機關標準,於颱風等期間暫停或調整平台服務。
職安署長鄒子廉表示,目前掌握全台外送員人數約四萬五千人,業者皆同意重新檢討App派單分配機制,包括透過程式設計與演算法則,避免讓外送員不合理接單、疊單、逾時急催,同時檢討計酬、獎勵、懲戒制度。
強化外送員保險部分,鄒子廉說,外送員和業者若屬雇傭關係,就應依法加勞保,若非雇傭關係,也可透過職業工會加入勞保,勞動部保險司也正與金管會研議適合外送員作業型態的商業保險;業者也承諾提供外送員必要安全防護措施,如反光背心、反光標示、聯絡通訊設備等,並加強作業安全訓練。
職安署也將進一步強化「食物外送作業安全指引」,鄒子廉解釋,將邀業者、專家,把進階版的「食物外送作業安全指引」納入「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提升法效性,未來若業者違反指引,可依職安法開罰三到三十萬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