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以蘭陽溪為界,分為溪北和溪南兩大區域,各有宜蘭和羅東兩大市、鎮。圖/丹青
宜蘭縣以蘭陽溪為界,分為溪北和溪南兩大區域,各有宜蘭和羅東兩大市、鎮。圖/丹青
文/丹青
宜蘭縣以蘭陽溪為界,分為溪北和溪南兩大區域,各有宜蘭和羅東兩大市、鎮。若從宜蘭市搭火車南下羅東鎮,中間只有個小小的火車站──二結站和中里站,都屬於五結鄉。常常有人以為五結鄉無火車站,並不正確,火車只是不在五結街區設站而已。
若你到宜蘭、羅東附近玩,不要忘了搭電聯車在二結站下車,火車站旁就有一個縣定古蹟──「二結穀倉」,不僅可以看到日治時期蓋的穀倉建築,也可看到現在大二結文教促進會布置的「稻農文化館」展示。更難得的是,穀倉建築臨著二結火車站,你可看著火車近身通過,是鐵道迷拍北宜線十二種火車樣式會通過的好地方。宜蘭縣現在有些鄉鎮,還可看到穀倉的遺留建築,如冬山鄉、礁溪鄉等,但近到可以看火車的,就只有二結穀倉了。
二結穀倉於一九二八年(昭和三年)興建,至一九三○年陸續完工,已有九十一年歷史了,初期名稱是「利澤簡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內部分為「農會辦事處」、「碾米工廠」和「穀倉」三個區域。其功能即是負責收購溪南地區農村的稻穀,經過碾米精製後,再轉運到台北及其它各地販售,甚至運輸到基隆港,輸往日本或南洋。穀倉建在火車站旁,當然考量到可以省了不少轉運費。
此建築物有九百多坪空間,是一座磚、瓦、木合成的典雅建物,光復後雖繼續使用,但至六○年代,因農業沒落及農業技術科技化,儲米、碾米技術改良,以及公路的發達等因素,致使二結穀倉漸失其重要性,而逐漸閒置,於民國七十二年(一九八三)正式停用。
此建物有東方古典建築的氣氛,更是日治時期唯一留存下來的穀倉,故民國八十七年,宜蘭縣政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之程序,指定二結穀倉為宜蘭縣定古蹟。近年來整修後,改名「二結穀倉──稻農文化館」,已成為古蹟維護和稻農文化展示和農業文化教育,以及看火車之休憩、觀光的好地方了。
目前二結穀倉由大二結文教促進會代為經營,有飲食及農村蔬果製品商店休憩區,可給民眾餐飲、交誼及提供藝術展覽或農民市集之用;大部份空間則作為稻農文化之常設展,展示各種老農具。原儲穀倉庫亦保留兩個倉槽,作為稻米倉槽實境展示區及倉槽構造之展示學習區,其餘八個倉槽各別依稻農文化不同主題分別策展。
遊客最感興趣的應是戶外庭園區,除有各種木造人偶,呈現以前農夫耕作之辛苦外,亦陳列一節火車車廂及軌道,展現二結穀倉可看火車的特色;另,也有一模擬火車站的小月台,供民眾拍照。
穀倉建築,其牆壁、門窗、造型等,亦頗富典雅特色及古蹟之美,筆者去參觀時,正有新人倚牆巧笑倩兮拍著婚紗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