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一名男子六年來癱瘓在床,幾乎和植物人無異,醫療團隊創全球首例,在這名男子嚴重受創的大腦中植入電極刺激,男子現在竟能開口說話、進食。這項創新的醫療技術可能為陷入最低意識狀態的患者帶來希望。
這名三十八歲的病患一九九九年遭搶匪攻擊,頭殼破裂,搶救後全身無法動彈,只有眼睛和拇指可以稍微移動,營養則靠胃管餵食。
美國醫療團隊前年八月展開實驗治療,他們把一個類似心律調節器的裝置植入病患胸腔皮下,再把電極植入大腦,產生脈衝刺激中視丘,這個區域能協助調整大腦活動配合認知需求。病患術後六個月後出現「顯著且持續的」改善,他現在可以利用語言、動作與親友互動,但只能說十六個字彙;病患可以做出包括拿杯子喝水與梳頭髮等複雜的動作,他也能自行咀嚼吞嚥食物。
這名病患屬於所謂「最低意識狀態」(MCS),看似陷入昏睡,但和昏迷或植物人不同。MCS患者有時會甦醒,甚至可能透過簡單的聲音或訊號進行短暫溝通,顯示大腦網絡仍有作用,理論上視丘扮演著關鍵的控制角色。
主持研究的學者指出,處於最低意識狀態的病患是被遺忘的一群,通常躺在療養中心度過餘生,有了這次成功經驗,今後醫界可望一改對MCS病患的治療方式和態度。
光是美國就有十萬至三十萬名MCS患者,大部分未接受積極治療。不過,這種治療只能用於負責思想和記憶的大腦皮質未受損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