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行政院八日核定高雄大林蒲遷村案,並同意「一坪換一坪」,不過有居民認為依此原則,不是被照顧而是權益不保。大林蒲鳳興里長洪富賢表示,大林蒲當地土地多數為共有持分,許多人沒幾坪土地,屆時「一坪換一坪」,房子根本蓋不成,建請政府應該進行造鎮、整體遷居,才更周延。
延宕多年的大林蒲遷村案終於拍板,不過在地居民質疑勝過喜悅,認為政府將遷村案與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兩案經費混為一談,亦無具體遷村計畫,有必要說清楚、講明白,不能讓大林蒲人從元配淪為小三。
鳳興里長洪富賢說,政府說要一坪換一坪,「但到底是大坪換小坪,還是保力達換礦泉水」,大家渾然不知。大林蒲地區多數土地都是共同持有,有人根本只有三、四坪土地。依規定,十四點六坪以下的土地無法申請建照,屆時一坪換一坪,恐怕不到一成的人有辦法遷居,不如由政府造鎮,以房換房,讓大家都有房子可住。
大林蒲遷村案在陳菊擔任市長時曾發出問卷普查,並規畫「現金」、「 換地」或搬到「集合大樓」三方案,供有房、地產權的住民選擇。
高雄市都發局長林裕益表示,行政院核定大林蒲遷村案後,高市府只是遷村案代辦角色,屆時應該採取何種方案,需視經濟部最後計畫方向而定,一切都還未定論。
高市府強調,市長韓國瑜在今年五月三十一日已成立大林蒲遷村專案辦公室,每三個月召開跨局處協調工作會議。大林蒲遷村專案辦公室由副市長李四川擔任召集人,協調經發局、都發局、民政局及小港區公所等十四個府內單位籌辦遷村事宜,並統合地方居民意見,「惟行政院遲遲不核定計畫,高雄市政府先期作業在不確定因素下,無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