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大甲訊】台中縣大甲鎮三級古蹟「貞孝坊」,是全台唯一受清朝皇帝冊封的貞節及孝行合一牌坊,民國四十年時當地大旱,地方曾請出貞孝媽林春娘的神像祈雨,真的孝行感動天而降下甘霖,也被稱為「在地」媽祖婆,地方有意建廟,卻因文獻欠缺,困難重重。
推動建廟不遺餘力的立委劉詮忠表示,貞孝坊已近一百五十年歷史,想要建廟首要充實文獻資料,他曾向大甲戶政單位查問,結果完全沒有林春娘相關資料,再向內政部查詢當年審查列入三級古蹟的資料,結果也無所獲,恐須委由歷史學家、地方文史工作者來考證了。
貞孝媽林春娘是在地大甲人,清同治年間與她丈夫同被收為養子及童養媳,但兩人未圓房丈夫就去世,生父母一度要帶她回去,但她以養父母無人奉養,堅持守貞及盡媳婦的孝道,直到八十一歲才辭世,同治皇帝予以冊封表彰,地方將聖旨刻於石牌,立在大甲鎮光明路與順天路口,成為今日重要古蹟。
林春娘堅貞守孝的風骨及志行,夙來受到大甲鎮民推崇,劉詮忠說,民國四十年地方大旱,民眾向神格化林春娘神像祈求,真的天降甘霖;加上歷來不少婦女對家庭、感情有問題時,也向貞孝媽祈求,頗多靈驗,因此有倡議建廟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