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空壓力桶, 找回健康金三角 陳玲芳 |2019.10.05 語音朗讀 687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為何「病」那麼難好?圖/原水文化提供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為何「病」那麼難好?圖/原水文化提供 壓力桶理論 圖/原水文化提供 鏡像治療對腦中風或手術後的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很有幫助。圖/原水文化提供從四肢癱瘓到復健科醫師之路。圖/原水文化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王偉全於台中榮總嘉義分院擔任主治醫師時,曾在復健科主任楊立群指示下,負責發展「市區門診部」業務,由於深感「診所」與「醫學中心」取向不同,於是致力發展骨骼肌肉超音波、增生療法、針灸與電針治療、肌內效貼紮術、鞋墊製作,希望能夠服務為病所苦、被「痛」折磨的廣大社區民眾。 由於成效卓著,王偉全逐漸打開知名度,經常聽聞患者說:「那個台北榮總來的王醫師,很年輕、很細心、很不錯」、「我膝關節退化,人家推薦我來找王醫師打PRP(增生療法)」、「我肩膀痛好久了,想請王醫師幫我做超音波、打玻尿酸。」患者也從剛開始一診不到十人,後期增至三、四十人,甚至一診患者人數高達八十人。 「疼痛,是主觀的感覺,不只包括身體組織損傷(結構)部分,也與化學、情緒息息相關。」王偉全表示,脊骨醫學將人體的健康分成「結構、化學、情緒」三個角色,各自必須處於穩定,三者也需要互相維持平衡,才能達到健康的最佳狀態。所以,結構性、化學性及情緒性穩定,堪稱「健康金三角」! 發炎為何好不了? 「痛」是什麼?為什麼踩到同一塊石頭,有人「大痛」,有人「小痛」。復健科醫師王偉全說,疼痛的分類法繁多,依「時間長度」可分急性、慢性,一般分界是三個月。「急性疼痛」是人體的警報器,保護身體避免更多傷害,例如我們手碰到火,不痛的話,就會一直被燒下去。至於「慢性疼痛」,不是警報器,而是疾病。 疼痛可依「性質」區分為:肌骨痛、內臟痛、神經病變痛、自律神經痛。後兩者已牽涉疼痛的「中樞敏感化」,有複雜的神經生理機制在裡面,簡單來說,就是「腦」和「脊髓」,這些在你的疼痛經驗中,扮演比「周邊組織」更重要的角色。 同時,這些疼痛分類也不是二分法。你極可能同時有身體疼痛和交感神經疼痛,例如手術或腦中風後的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CRPS),病人會有腫大、發冷或發熱現象,其與交感神經和中樞神經有密切關聯,治療須「多管齊下」,因此被許多疼痛治療醫師,視為最棘手的夢魘。 「慢性疼痛」,與身體發炎息息相關。每次王偉全幫病人做超音波檢查,告訴病人這裡有「發炎」,馬上會聽到的問題就是「發炎那麼久,怎麼還不會好?」會有此疑問,完全可以理解,因為我們總是記得「年輕的時候,受傷很快就好了!」但你不妨想想:「現在的身體狀況,跟年輕時有什麼不一樣呢?」 想像你提著一個壓力桶 王偉全說,發炎一直好不了,應回到「健康金三角」理論,可以歸納為:「結構性不穩定」:生物力學結構沒有改變,發炎當然不會好;大腦和身體會走「最低阻力路線」(path of the least resistance),神經肌肉控制沒改變,人體的「代償作用」停不了,過度使用,當然會發炎;「化學性不穩定」:置身的環境,讓人一直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情緒性不穩定」:緊張、焦慮、憂鬱、壓力,皆會使身體發炎。 想像你提著一個「壓力桶」,「結構性壓力」、「化學性壓力」、「情緒性壓力」,就像三個水龍頭,不斷增加「壓力桶」的重量,增加適應負荷量;假設有一天,突如其來的壓力(三個水龍頭一起開,排水管又塞住了)讓你提不動這個桶子,你就病發了!這就是「病來如山倒」。 「病去如抽絲」又是怎麼回事?王偉全說,很可惜,在你爆發的那一刻,身體結構、化學、情緒,都以等比級數地「加壓」(這是人體設定,當人遇到緊急危難時,壓力荷爾蒙會啟動),或過了「無法回頭點」(point of no return)。此外,這個「壓力桶」的排水孔,可能已經堵住了,所以需要多管齊下,找更多專家一起來幫忙抽水、減壓,才能改善現狀。 當人遇到眾多毒素、壓力,又無力排解,身體只會做兩件事情。一是「儲存或隔絕」:例如形成良性或惡性腫瘤、囊腫,甲狀腺、子宮或攝護腺問題等;二是用「另類」方法排出:如出現皮膚症狀(紅疹、蕁麻疹、乾癬等),氣喘、過敏、拉肚子等,以及最重要的「疼痛」。 王偉全說,病人常常很驚訝,我的「痛」是最近的,為什麼和很久以前的「傷」會有關?這就是原因。了解你的「壓力桶」,從很久以前就開始累積了,有時候「那才是根源」。「壓力的累積是一點一滴的。如果你懂得適時釋放壓力桶,讓它時時處於輕盈的狀態,面對突如其來的壓力,你就能安然無恙!」 他指出,結構、化學、情緒會相互影響,情況不嚴重時,只解決其中一樣,其他兩樣或許能跟著迎刃而解;有時候,只處理其中一樣,另外兩樣聞風不動,三者必須一起處理。絕大多數,需要找到根源的 A.T.M.(前因、觸發事件、維持因素),才能預防,同時「治標」兼「治本」。 以愛注射的增生療法 現任長安醫院復健科主任王偉全,五年前成立「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推廣 PRP增生療法,今年夏天則出版《腰痛、膝蓋痛 要開刀?PRP增生療法醫師教你重啟超人的修復力》(原水文化)一書,毫不藏私地與大眾分享各種疼痛對症治療關鍵細節和診療經驗。 所謂「增生療法」,跟一般「疼痛治療」常見的介入性注射如神經阻斷術、射頻燒灼術、硬脊膜上注射等,有何不同?王偉全說,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的座右銘是「以愛注射」(Inject with Love)! 他進一步解釋,因為增生療法醫師多擅長以「張力整合結構」看待整體的結構,配合超音波、骨病學、功能性檢測,找出疼痛的根因;同時,以「全人醫療」,關懷病人的結構、化學、情緒,三層面的健康,除了打針之外,也會關心病人的飲食營養、睡眠、運動、壓力、工作型態等。 前一篇文章 無色無味一氧化碳中毒 醫師畫圖教你自保 下一篇文章 王偉全:從四肢癱瘓到復健科醫師之路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7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聊聊心裡事】「我們」加起來,不只一個答案居家照護不踩雷 傷口好得快【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 作者其他文章居家照護不踩雷 傷口好得快小胖威利病友 展出41幅畫作照顧植物人 不忘做伸展操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愛從1開始 一塊關懷更生少年立夏時節養心安神 吃苦瓜消暑降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