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榮順說,七十八年前這場地震,有民眾留下災後影像,包括軍警民在廢墟中埋鍋造飯情形(圖/高基榮提供),以及「炊飯小組」提供災民飲食的賑災救濟活動,都收錄在嘉義市文化局出版《嘉義寫真》第六輯中。
【人間社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地震,二戰期間嘉義曾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一強震,由於距日軍偷襲珍珠港後僅九天,許多民眾誤以為遭美軍轟炸。
文史工作者蔡榮順指出,嘉義在日治時期曾發生兩次強震,一次發生在明治三十九年(一九○六年)三月十七日,也就是所謂的「丙午烈震」,嘉義新港甚至發生噴砂現象。
時隔三十五年,昭和十六年(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七日嘉義凌晨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一地震,震央在嘉義中埔引發雲林草嶺山崩,崩落的土石堵住清水溪,形成「草嶺潭」堰塞湖。
蔡榮順說,七十八年前這場地震,有民眾留下災後影像,包括軍警民在廢墟中埋鍋造飯情形,以及「炊飯小組」提供災民飲食的賑災救濟活動,都收錄在嘉義市文化局出版《嘉義寫真》第六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