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陽別院住持覺來法師(右)致贈星雲大師著作予孫翠鳳(左)。圖╱人間社記者廖丰碩
【人間社記者妙紀、黃姵華宜蘭報導】佛光山蘭陽別院「二○一九年名聲天曉幸福講座」十五日開講,首場邀請明華園戲劇總團當家台柱孫翠鳳,以「戲棚下的汗水,戲棚頂的光輝」為題,暢談自身演藝心路歷程以及歌仔戲文化的革命,近千人與會。
孫翠鳳原本因忙於演戲,無時間參與法會等修持而自嘆不精進,但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告訴她,明華園常演出忠孝節義的因果劇碼,利益眾生,「把戲演好的當下,就是行佛。」大師一席話,讓總是帶傷演出的她更堅定發揚歌仔戲,同時感受到原來佛法就在生活中。
憶及初嫁進歌仔戲世家,看到家族成員投入家業不遺餘力,讓孫翠鳳深受感動,決定在三十歲投入這項傳統藝術,開始練功、拉筋、劈腿,儘管渾身淤青,腰傷如影隨形,但孫翠鳳以驚人的毅力和不服輸的韌勁脫胎換骨,從一開始扮演奴才、女婢、鳥獸,至今成為生、旦、淨、末、丑樣樣精通的總團當家台柱。
透過國父紀念館演出的里程碑,明華園決定,要將歌仔戲革命為「具有藝術內涵、飽含文化價值」的劇場舞台。當時需要重新製作大布景、道具等,在創辦人陳明吉的指揮下,每個人都承擔重任、分攤成本,共度過難關。從此,「遇到困難,靠自己想辦法克服」成孫翠鳳的座右銘。
明華園為戲曲注入新生命、提升精緻度,更展現絢麗的劇場魅力,總團長陳勝福的願心,帶領劇團揚名國際舞台,赴法國巴黎、日本、新加坡、德國等地巡迴公演。「每次演出,總要謝幕八次才夠!」孫翠鳳表示,明華園讓在地人參與戲曲角色,體驗中華文化,場場引起當地熱烈回響,寫下戲曲界的傳奇。
名聲天曉幸福講座即日起至二十一日舉行,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劉秀枝、郝廣才、沈春華、劉吉豐、劉克襄等各界知名人士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