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松雲〉(圖/資料照片)成於一九五二年,是張大千離開香港前,特別給「陸羽茶室」的贈禮,他以出產好茶的黃山為題,呼應以佳茗聞名的「陸羽」。香港蘇富比十月將拍賣〈黃山松雲〉。
【本報綜合報導】五日上午,大陸四川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藏品捐贈簽約儀式在成都博物館舉行。張大千弟子孫雲生之子孫凱將六百餘件張大千畫作及物品,捐給成都政府,雙方將共同籌建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
四川是張大千的故鄉,二○一九年是張大千誕辰一百二十周年。孫凱向成都市政府捐贈的張大千物品與畫作共計六百四十五件,涵蓋張大千各個時期的作品,其中包括被張大千稱為「無價之寶」的粉本三百八十四件,反映張大千思想、情感與生活痕跡的書信、印章、文房物品等二百二十七件,更有珍貴的繪畫、書法作品、收藏品等數十件。
本次協議標榜張大千藝術博物館建設全面展開;目前已完成設計,博物館將以張大千設計的故居「八德園」為藍本,將博物館、美術館、園林藝術館三館合一,形成「館園一體」的專題藝術博物館,預計兩年後對外開放。
張大千一生顛沛流離,一八九九年出生,但因戰亂離開大陸,他輾轉旅居台北、印度、東京、香港、阿根廷、巴西等地。一九五一年返回香港,為移居阿根廷作準備,期間與友人在「陸羽茶室」相聚。臨行前,張大千作畫為好友寫贈誌別。
〈黃山松雲〉成於一九五二年,是張大千離開香港前,特別給「陸羽茶室」的贈禮,他以出產好茶的黃山為題,呼應以佳茗聞名的「陸羽」。香港蘇富比十月將拍賣〈黃山松雲〉。
國寶級巨作
10 月南院展出
張大千一九五三年遷居巴西,親手在三方巨石上創作,刻〈槃阿〉、〈五亭湖〉、〈潮音步〉。〈潮音步〉巨石意為「風過松聲如海濤潮音」;〈槃阿〉巨石,〈槃阿〉(ㄜ)意為遁世隱居之所,張大千立此石時,頗有隱居決心;巨石〈五亭湖〉,是八德湖邊及湖中島上建五座賞景避雨亭,因此命名〈五亭湖〉。
但因宅邸被巴西政府徵,因此留下三塊巨石,李汶祥夫婦耗費三天調度二輛卡車,二○○八年運回台灣歷史博物館展出,後來李夫人將三石捐贈故宮,於是南院籌建時規畫「大千石庭」,讓遊客緬懷大師人文情趣。
〈廬山圖〉將於十月一日在南院展出。不僅是張大千晚年的巨作,也是尺幅最大的畫作,高一公尺八十公分,長十公尺多,費時一年七個月完成創作,是現存最大一幅畫。雖非出自對景寫生,但凝聚張大千畢生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