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讓步 林鄭宣布撤回逃犯條例

 |2019.09.05
1525觀看次
字級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昨日傍晚召開電視公告,宣布撤回《逃犯條例》。圖/美聯社
香港中學生四日持續響應反送中罷課,戴著口罩的學生在操場手持標語抗議。 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報導】香港持續多月的《逃犯條例》爭議,令港府面臨巨大的政治危機,無日無之的示威衝突,仿佛看不見盡頭,外界一直關注港府會否回應民間「五大訴求」,以緩和亂局。

特首林鄭月娥四日下午急召港區人大、政協、行政會議及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在禮賓府會面後,宣布正式「撤回」修訂《逃犯條例》等四項行動,並重申不應該另設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近日的政治事件。這是林鄭月娥六月十五日宣布「暫緩」修例,相隔近三個月後,表示撤回修例。但對於運動的其他四項訴求,林鄭月娥依然不予理會。

林鄭月娥提出四項行動:

一、為了釋除市民疑慮,宣布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且保安局局長會在立法會復會後,會按《議事規則》動議撤回條例草案。

二、特區政府將全力支持監警會的工作,並委任兩位資深律師林定國、余黎青萍加入監警會,自己也會認真跟進監警會日後提交的報告建議。

三、從這個月開始,自己和所有司局長,會走入社區與市民對話,透過對話平台,將種種不滿直接說出來,一起去探討解決方法。

四、邀請社會領袖、專家和學者,就社會深層次問題進行獨立研究及檢討,向政府提出建議。

林鄭月娥強調,希望提出的四項行動,可以為打破困局行出一步,以對話代替對立,為社會帶來改變。

黃之鋒:讓步太遲 示威仍會持續

香港保安局今年二月未經諮詢下提出修訂《逃犯條例》,稱要修補法律漏洞,以及處理香港青年陳同佳涉在台灣殺害懷孕女友潘曉穎並棄屍的案件,社會各界強烈反對修例。於六月九日反修例遊行,主辦單位民陣稱有一百萬人參與,政府當晚稱會如期於六月十二日就修例進行二讀。大批人六月十二日圍堵立法會及堵塞附近道路,令修例草案無法如期二讀,觸發警方使用催淚彈清場。林鄭月娥六月十五日宣布「暫緩」修例,民間不埋單,繼續上街要求「撤回」修例,民陣稱六月十六日有兩百萬人遊行。

政府各高官其後多次重申修例工作已停止,更有林鄭月娥的「壽終正寢」論。不過,反修例風波未息,民間要求政府回應五大訴求,包括正式撤回修例、撤銷檢控所有反修例被捕者、撤回六月十二日「暴動」定性、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以及實行雙普選。

香港政府擬修訂《逃犯條例》,引發大規模示威,事件延燒近三個月,近期的多場示威都演變成暴力衝突,衝擊香港形象及經濟。

目前尚不清楚,港府宣布撤回修例方案是否有助結束已持續十三周的社會動亂。不過,香港恆生指數在有關消息傳出後上升百分之三點三。地產股也揚升百分之六。香港股市昨天強力反彈,恆生指數收盤飆升九九五點或百分之三點九,報二六五二三點。

不過正在台灣訪問的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認為讓步「太遲和太少」,他昨天強調,就算香港特首撤回條例,也不會讓抗議活動停止,因為現在港人最大的訴求是香港特首應停止大搜捕及停止提告任何港人,以及應讓香港人直接選出立法會議員與特首。

貿易戰加港台 習要求全方位鬥爭

另據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二在中共中央黨校以「鬥爭」為主題發表講話,指出當前包括港澳台工作也面臨重大鬥爭,凡是危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只要來了,我們就必須進行堅決鬥爭,而且必須取得鬥爭勝利」。

官方新華社發出的通稿,不計標題出現了五十六次「鬥爭」。在國慶七十周年前夕,中美貿易戰如火如荼,香港修例風波長達三個月未息之際,這篇「鬥爭」演講備受關注。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部網站「俠客島」周三發表評論稱,習近平講了重大鬥爭的各個領域,而且直接點出了「港澳台工作」。當前在香港發生的暴力違法事情,背後有著「顏色革命」的黑手。因此習近平毫不諱言指出,各種風險挑戰不會少,「而且愈來愈複雜」。評論並以中美貿易戰為例稱,鬥爭總是不請自來,「沒人會提前哪怕一天來先打招呼,說我們準備對你們打貿易戰,你們做做準備。沒有!說來就來,突如其來。這就是鬥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