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醫師黃明裕(左)本身育有唐氏症兒子,體會醫療平權的重要,長年幫身心障礙者看牙。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哲爸」帶自閉兒「小哲」看牙像打仗,愈是壓制,孩子反抗愈強,無奈之下徒手幫孩子拔牙,反被咬得滿手鮮血。開業牙醫師黃明裕自身育有唐氏症兒,更加體會醫療平權重要,他花半年與小哲相處,層層攻破孩子心防。小哲為此撰文,述說黃醫師如何讓他「節節敗退」。
「小哲」(化名)患有自閉症,對陌生環境敏感,每次看牙都讓他對牙醫更恐懼,常常連診間都踏不進去。就算「騙」進診間,小哲情緒躁動,醫師也怕被咬,只好請小哲控制好情緒再來;若大人壓制,小哲反抗愈強烈,總落得醫病兩無奈。
愈壓制愈尖叫反抗
小哲嚴重暴牙
由於難找到適合牙醫,小哲國小換牙期,哲爸徒手幫他拔牙,孩子不願、驚叫,張口就咬,哲爸滿手鮮血,也只能忍耐。因缺乏牙醫定期追蹤,小哲上排牙齒嚴重暴牙。
哲爸說,一次自閉症總會的牙科衛教課程,是黃明裕上課,他聽說黃明裕也育有障礙孩子,應可同理家長感受,決定帶小哲到黃明裕診間。
第一步從熟悉診間環境開始,哲爸每周兩到三天帶小哲到黃明裕診間「探勘」,黃明裕看到小哲就自然打招呼,慢慢建立互信。有時候黃明裕看診,也會邀小哲在旁當觀眾,觀看診療過程。
就這樣過了半年,有一天黃明裕突然問小哲:「要不要試試看?」小哲自然地躺上診療椅,開始第一次「治療」,也開啟往後數年的醫病「戰友」關係。
小哲曾寫文章〈醫病過招三百回〉,提到他很怕看牙,原本希望「出招」讓黃明裕拒收,沒想到黃明裕從介紹環境開始,讓他毫無防備坐上診療椅、被圍上綠色枕巾。
當黃明裕開始幫忙刷牙時,小哲才發現,默默地已被「征服」,正想要發難從診療椅坐起,黃明裕就搶先一步說:「好了,小哲好棒,有刷牙跟漱口,今天就先這樣。」自此他「節節敗退」,終於能固定看診,也有機會矯正暴牙。
幫障礙者解決爛牙
黃明裕就開心
黃明裕說,服務障礙者的初心是從唐氏症兒子出發,照顧特殊孩子的牙口,幫個案解決問題就有快樂。
黃明裕表示,從小哲身上,他體會特殊需求者如失智者、自閉症者,雖然難以言說,但都有感覺、想法和需求,需要醫師的耐心引導與溝通技巧。
近年黃明裕也開始做到宅服務,幫行動不便、失能者看牙。他表示,每一個個案縱使牙口疾病狀況類似,但因應方式都不同,需要隨機應變,「每個個案都是學習」。
黃明裕說,障礙者往往受限環境、資源不足,無從就醫,他希望更多醫師投入到宅服務相關訓練,案家如果有需求,在住家附近的診所就能得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