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政府每年都會發放重陽敬老金,去年縣府發給百歲以上人瑞現金八千元、禮券六百元;九十歲以上縣民、八十歲以上原住民都是六百元禮券,據傳,縣長林姿妙今年擬將百歲人瑞敬老禮金,一口氣從八千元調高至二萬元;至於九十歲以上縣民、八十歲以上原民則調高至二千元,為了要讓長輩有感,全改以現金方式發放。
八、九十歲老人奉獻一輩子,老人節多包點紅包,開心一下,以表達敬老關懷長輩心意。但我不認同地方政府的重陽禮金全以現金發放,因為這對改善老人生活困境的問題助益不大。到達一定年紀且行動不便的長者,需要的是居家醫療與長期照顧服務及老年社會參與、老人乘車補助、長青學苑、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活動與共餐等措施的整體服務。
若能以多元福利政策取代一次性的現金補助,把部分敬老金投注在建構更完善的老人照顧服務,落實資源的重新配置,把有限的資源做最大最好的運用,長遠來講會比較好。
此外,重陽節敬老金以提供服務取代全發放現金,可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譬如多聘雇照護員、長青學苑講師等,將可藉此提升國人勞動力參與率,創造經濟產值,增加福利國家的稅基,產生「捲動效果」的效益很大。如此把錢花在刀口上,不但情理上都說得過去,也是建立有長期效益的政策工具。
魏世昌(宜蘭市/資訊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