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台東縣蘭嶼西南海域昨天上午氣流不穩定,產生大小各一的水龍捲,居民、遊客紛紛外出觀看水龍捲,蕭姓居民騎機車和陳姓遊客擦撞,雙手骨折送醫,幸沒有生命危險。
蘭嶼氣象站主任呂正寬說,昨天上午九時五分,蘭嶼西南方約十五到二十公里處氣流極端不穩定,引發對流雹,出現一大一小的水龍捲,很快往蘭嶼漁人村機場方向捲來,九時十三分左右在漁人村山頭消失,水龍捲沒有造成嚴重意外。
氣象局預報中心課長蔡甫緬表示,發生龍捲風在氣流不穩定下,必須還要有兩個因素:垂直風切、強烈對流,在這些條件下,產生垂直環流,引起水平環流,在海上、湖泊就是水龍捲,陸地上稱龍捲風,蘭嶼出現的水龍捲威力不是很強,時間也不長。
他說,台灣東南空曠地區在梅雨季節較容易形成龍捲風,四月間台南地區就出現龍捲風,氣象局當時派員了解,並把蒐集引發龍捲風的資訊,也拍攝龍捲風吹過的傷害和損失,蘭嶼的水龍捲時間很短,蘭嶼站只拍攝到很遠的畫面。
昨天是假日,不少遊客到蘭嶼,聽說有水龍捲都紛紛外出觀看,蕭姓鄉民騎機車到蘭嶼機場消防機房和陳姓遊客的機車擦撞,兩人都摔倒,不過陳姓遊客沒有受傷,但蕭姓鄉民雙手骨折,送蘭嶼衛生所急救後,下午轉到台東馬偕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