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與職業教育法》規定,技職校院教師任教每滿六年需至產業研習半年,但根據教育部的最新統計卻發現,有高達三成的技職教師群,竟然連一個小時的研習都沒參加,情況比預期還更為糟糕。
為改善缺失,教育部決定祭出罰則,重新規定二○二一年底前,技職老師企業進修未達八成,將扣減獎補助款,私立技專甚至恐將扣減全額獎勵經費。
對於教育部擬扣減獎補助款決策,各技職院校意見不少,有的表示花錢讓老師去研習增加負擔,有的反彈只要求科大,卻輕縱一般大學,有失公平,有的認為當初修法並未告知,現在才臨時增加罰則,實在欠妥當。
儘管各校抱怨不少,但筆者仍然支持教育部的強勢作為,必須加大力道監督技職教師進修,因為技職教育不能與產業脫節,老師多進修,才不會在課堂上紙上談兵,最後受惠的是廣大的學生。
中小學雖然不像技職教育那麼深受產業的影響,但教育部仍規定中小學教師每年進修的時數,倘若未達標準的話,當年度的考績就會受影響,中小學能辦得到,技職校院沒道理辦不到,更何況技職校院培育的是產業的生力軍,更是非交流、進修不可,否則怎麼培養出學生的即戰力呢?
現代科技突飛猛進,產業界的轉變更是日新月異,一位稱職且成功的技職教師,必須不斷地進修,並與產業界保持溝通、交流的密切關係。
學校老師時常勉勵學生要成為「與時俱進」的人,不要當「井底之蛙」,老師更應該要以身作則,做學生的好榜樣,多進修,勤研習,做一位跟得上時代新知的好老師,才能培育出國家社會真正需要的棟梁人才。
吳悅(台北市╲退休教育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