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動「產業學院計畫」,由技專校院與合作企業開設人才培育課程。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教育部自一○三年度起推動「產業學院計畫」,由技專校院與合作企業開設量身訂做的契合式人才培育學程,學生畢業後即進入合作企業就業。
南開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賴柔雨說,一○二年參與教育部「產業學院計畫」,起初一年只有十五名學生,之後跟許多大型車合作,一年約有三十名學生。去年也開始引進歐系「雙B」車種。學生畢業後的月薪,約為一般品牌的一點五倍,約四萬至四萬三千元起跳。
賴柔雨表示,業界會派業師到校協同教學,課程採用「問題解決方式」進行。他舉例,期中、期末考時,要學生在一小時內,排除故障車輛,假設無法排除把車開回來,學生只能「推」回來,屬於很「硬」的課程。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與長榮航太科技公司共同開設「飛機維修產業學程」,引進業界老師,並由長榮航太提供訓練場地、飛機維修器材,透過「實務演練」與「經驗傳承」,使學生能於學程中提早學習「貨機改裝設計」、「民航修護業務」等課程,目前已有二十二名學生至長榮航太擔任維修技師。
崑山科技大學與華奧博岩公司合作,培育能夠為客戶創造產品差異性及注入品牌形象的設計人才,學生在校期間就至少完成五到八件專案,相較於無專案經驗的畢業生,產業學院學生畢業後即以設計師薪資水準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