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依恩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博物館及其寺院珍藏的韓國寫經十六件文物,首次在南韓國立中央博物館公開展出,本月二十三日起先舉行別開生面的「梵唄與作法舞」,二十四日至九月十六日同時展出「寫經變相的世界」。
受到國立中央博物館的特別邀請,太古宗「梵唄與作法舞保存會」,在董事長能和(音譯)法師率領下,二十三日於首爾市中央博物館前廣場,公演「梵唄與作法舞」,吸引數百人觀賞。二十四日起展自九月十六日的「梵唄與作法舞」,由藝能保有者與十五名專修生擔綱演出。
所謂「梵唄與作法舞」,是韓國佛教特有的僧舞,以叩響梵鐘揭開序幕,有淨化道場的道場偈僧舞、祈願傳播真理的法鼓舞、表現佛陀大慈大悲的千手波羅舞等內容。
「寫經變相圖的世界‧佛陀與心」特別展,集中展出韓國佛教現存的「寫經變相圖」,經歷代的保存,深具文化史和藝術價值,也讓斷絕已久的寫經文化再度受到重視。
展示的一百餘件作品,有「新羅白紙墨書大方廣佛華嚴經變相圖」,年代約在七五四年至七五五年,屬國寶文物。
其他屬於國寶級的經文變相圖有七幀外,並展出寶物十七件、日本重要文化財等等。
第一展區以「以手寫畫的寫經」為名,從中可以考察到寫經意義,配合展示「益山王宮里塔出土金製金剛經版」、「舍利莊嚴具」為首的保管寫經經函及經盒、寶物等。
第二展區名為「莊嚴佛國土寫經變相圖」,從統一新羅時代到朝鮮時代,以時代順序分類展出寫經變相圖,可一覽各時代的特徵。
展覽首次公開展出繪於一二九四年、由日本私人收藏的「妙法蓮華經卷第一‧紺紙銀字變相金泥」,日本大文化館收藏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日本國立博物館的「大般若經卷第三四五」寫經變相圖,以及韓國法師到中國時,於一二九一年製作而今收藏於京都國立博物館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七十一」等稀世變相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