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重遠故居
主體建築四開三層是地中海風格的,
敞廊、落地窗都是簡約的文藝復興風格。
上海的花園洋房鋒頭不減,在花園洋房密集的淮海中路,那幢有洋樓、草坪,人稱「1897號」的花園洋房,近期引起海外熱心人士的留意。
淮海中路1897號,去年歲尾剛剛掛上一塊被稱為杜重遠寓所的牌子。海外人士上書當局,希望將這座特殊的花園洋房正式開放為杜重遠故居。
曾任上海市長的徐匡迪,則支持將這座花園洋房闢為「重遠先生故居圖書館」之議,專函稱要全力玉成此事。
亦文亦商亦政
對台灣讀者,杜重遠三個字不算熟悉,他曾是三十年代上海灘的風雲人物,其亦文亦商亦政,在中國現代史亦留下重重的一筆。早年留學日本,其後以「實業救國」,在瀋陽辦了中國第一個現代機器製陶廠,再轉赴上海,創辦「新生」雜誌,宣傳抗日救亡,因言獲罪,出獄後轉赴西安,力勸張學良「聯共抗日」,在「西安事變」和推動國共第二次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在日本特務的追殺下,一九三九年他遠赴新疆,任新疆學院院長。
蓋圖書館的事也驚動了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繼去年底批文說「我向杜重遠先生致敬,讓他的兩個女兒杜毅、杜穎健康起來」後,五月又給杜毅、杜穎寫去一封正楷親筆信,信中直指杜重遠先生上海故居將開放,「可供人們緬懷先生為國獻身的精神和光明磊落的品質,實為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凡是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捨家忘我,苦鬥不屈,勇於犧牲的人,國家和人民永遠會銘記不忘的。重遠先生、與御之女士的英靈應得以慰籍。」
高規格辦紀念活動
近年來,大陸曾三次高規格舉辦杜重遠的紀念活動,稱杜重遠是現代史上傑出的愛國者。朱鎔基在給杜家姐妺的親筆信中,直稱杜重遠是「最熱忱的愛國者」、「知識份子典範」,胡錦濤和曾慶紅,也不斷關注杜家後人的現況。
杜重遠故居是一座花園佔地六畝花園、建築面積一千二百平方米的花園洋房。主體建築四開三層是地中海風格的,敞廊、落地窗都是簡約的文藝復興風格。這座磚木結構洋房,始建於一九二三年,最早主人是洋人。其主體建築、券拱式敞廊、連續交叉拱柱,歷經歷史風塵,仍風韻猶存。院落中數棵一百三十年的香樟古樹,也還枝葉繁茂。
上海優秀歷史建築
這花園洋房最早的主人是洋人,一九三二年,宋子文買下,送給杜重遠結婚居住,當年花園洋房的大門,還是上海灘大亨杜月笙派人把守。大半個世紀以來,這座花園洋房數度易主,曾有軍方要人居住,保存完好,二○○五年十月,上海市政府公佈認定這一住宅為上海優秀歷史建築。到目前為,這花園洋房掛名上海市委下屬單位,基本空置。
杜家現在只留下杜毅、杜穎兩姊妹居住。她們雖病體纏身,仍穿梭於上海、香港間,為中國大陸引進多個重要科技項目。姊妹最新的想法,是希望將故居闢為紀念館,建成小型的圖書館,收藏抗日史料,舉辦研討聚會,讓人重溯歷史足跡,為這座歷史性花園洋房,帶來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