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北訊】駕駛人可能愜意地吹冷氣、聽音樂,開車只要十分鐘,「咻」一下就從新北到宜蘭,雪山隧道帶來便利;其實每天幾乎有兩百雙眼睛盯著駕駛人,也盯著一切讓雪隧正常運作的事物。坪林行控中心主任林錦堂指出,長隧道不容許發生事情,維護等級要比其他高速公路隧道再高。
雪隧要暢通無阻,包括機電、消防、清潔甚至隧道牆面粉刷設計等缺一不可,其中,光是「不讓你睡」,工程人員就絞盡腦汁,包括在雪隧牆面畫線條和鮮豔圖案,讓駕駛適時轉換視覺,驅趕瞌睡蟲。頭城工務段曾突發奇想,在雪隧中段避車彎綠美化,但隧道內有樹實在太怪了,被噓到下架。
林錦堂指出,雪隧得受更高規格待遇,他們首創的巡檢組,南港到頭城分三組,人員輪班二十四小時開車在雪山隧道群奔馳,看機房設備有沒有問題,有異常馬上修。加上雪山消防分隊、智慧消防編組、事故班、拖吊車、廣播話務員及維護廠商,守護雪隧一天至少有兩百人次在線上。
「十三年差不多了!」逢甲大學運管系副教授李克聰指出,雪隧的車流量和高溫都超乎預期,嚴重衝擊雪隧的維生系統壽命,他憂心許多機電使用年限恐縮短,建議啟動大體檢汰舊換新。高公局回應,雪隧上次總體檢是在九年前,下次總體檢時機還在和專業顧問公司研商,目前機電設施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