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圭持恭敬心 鑿刻佛像度眾 羅智華 |2019.08.07 語音朗讀 430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李秉圭的木雕題材十分多元廣泛,從木製屏風到人物、佛像雕刻、廟宇建築都是他創作的範疇。 圖/李秉圭提供 〈蓮葉座上觀音〉是以一體成形的方式刻鑿而出。圖/記者羅智華 李秉圭認為人物及佛像雕刻首重神韻。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手持鑿刀、雙眼目不轉睛看著眼前的木雕佛像作品,七十一歲的李秉圭儘管已逾古稀之年,仍秉持著當年剛開始學習木雕的嚴謹態度,日復一日在工作室裡專注投入創作,一刀一畫刻鑿出佛法之美。正是這種「不忘初衷」的精神,讓他繼六年前以精湛的「鑿花技術」成為文化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者後,今年再登錄為「傳統木雕」保存者,成為以發揚傳統工藝榮獲「人間國寶」雙認證的木雕大師。 木雕世家 耳濡目染 李秉圭廣受各界肯定的精湛技藝可說是家學淵源,出身於彰化鹿港的他,是當地傳統木雕世家的第五代傳人,他的父親李松林年紀輕輕就以過人木雕技術嶄露頭角,不僅負責天后宮等多間宮廟的修復工程,更榮獲首屆薪傳獎的殊榮,被譽為一代匠師。 在父親的啟蒙下,李秉圭從小也跟著耳濡目染,自然而然追隨父親的腳步,踏上木雕創作領域,具有藝術天分的他,傳承父親的好手藝,更將創新融入傳統木雕中,作品不落俗套,至今仍是創作不輟。他說,自己每次只要一拿起鑿刀,就會開始全心投入木雕創作,有時專注到甚至連飯都忘了吃。 李秉圭的木雕題材十分多元、廣泛,從匾額、木製屏風到人物雕刻、廟宇建築都是他創作的範疇,其中又以佛像雕刻最為擅長,他刻畫了多尊觀音菩薩的雕像,主題別出心裁,還巧妙結合結構力學原理,讓每尊佛像看起來慈眉善目,卻又體態精巧不笨重。 像是他二○一四年完成的作品〈蓮葉座上觀音〉,就是以一體成形的方式刻鑿出面容慈藹、端坐於蓮葉上的觀音雕像;〈騎龍觀音〉則是由手持念珠、法相莊嚴的菩薩,與腳下所騎乘的祥龍相呼輝映,展現活靈活現的立體感,宛如在高空中騰雲駕霧般。 秉持正念 沉澱思緒 「佛像雕刻首重神韻,不僅雕刻時要抱持恭敬心,我更希望能讓每尊佛像,都能展現出安定人心的慈悲力量。」長年鑽研漢學與書法、文化底蘊深厚的李秉圭談到,人物雕刻最重要的是神韻,拿捏好分寸,才可讓作品傳神、展現氣宇軒昂之勢。他說,就像古人所說的定、靜、安、慮、得,如同揮毫寫書法必須要靜下心來才能寫得好的道理般,木雕亦是如此,創作前一定要沉澱思緒、秉持正念,才能打造出好作品。 除重視作品神韻外,追求完美的李秉圭更以慢工出細活的方式,耐心雕鑿每件作品。像是他為皇母宮創作的手工神轎,就以「天圓地方」為理念投入兩、三年時間慢慢琢磨而成,獨具巧思的圖案雕刻,以及轎身設計令人眼睛一亮。 值得一提的是,當問到他打算再投入多久時間進行木雕創作,個性開朗的他笑著說,正所謂人生七十才開始,接下來的他仍會持續創作下去,期盼藉此將傳統木雕文化發揚光大,讓更多人都能體會木雕技藝的美好與內涵。 前一篇文章 禪宗發展史 深入祖師智慧 下一篇文章 心保和尚:行平等法 增長智慧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5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6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7【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08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9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10賴索托佛光人 捐贈物資送暖2025.07.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紐西蘭北島一日禪 找回清淨本心佛光山尔有寺獲贈 兩岸藝術家阿彌陀佛書法佛光山三好兒童英文營 小朋友開心說英文三好四給MVP之星 善行9學子獲獎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迎接世界鐵人三項決賽 南天寺入列宣傳地標 作者其他文章國際生物奧賽 我奪1金3銀奇美音樂節 12把名琴輪奏百年法蘭西 南華推跨域課程 寵物文創獲好評2025藝術自造祭 體驗造字、製書 宜蘭普查歌仔戲 成果亮相佛大特色科系 分發率逾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