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發現百年難得一見的新彗星!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觀測員林啟生十一日觀測星空時,發現新星體,經國外學者證實具有彗星特徵,並正式命名為「鹿林彗星」,由於在確認比對彗星資料時,曾和大陸廣州中山大學學生葉泉志合作,因此鹿林彗星也是海峽兩岸合作發現的第一顆彗星,編號C/2007 N3。
儘管發現第一顆台灣命名的彗星,被觀測界暱稱為「老大」的林啟生只淡淡地說「是運氣啦!」鹿林天文台長林宏欽表示,去年全球共發現五十顆新彗星,九成來自國際大型巡天計畫,鹿林天文台的設備及規模都算小型,發現新彗星簡直是大海撈針,機率只有百分之一。
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表示,今年觀測到的鹿林彗星,軌道呈拋物線,現在位置約在木星與土星之間,距離地球相當八點二五億公里,由於距離尚遠,亮度僅約十九等。根據國際小行星中心(MPC)預報資料,彗星將在二○○九年二月二十七日距離地球最近,約六千萬公里,幾乎肉眼可見。林宏欽說,鹿林彗星屬於長周期彗星,下次再靠近地球的時間超過兩百年以上,一輩子只有一次機會親眼目睹,可說是台灣的世紀之星。
另外讓研究人員驚喜的是,發現鹿林彗星時,在相距不到兩度的鄰近位置,還有一顆小行星飛馳而過,經過鹿林巡天計畫進行搜尋,確認是一顆阿波羅型近地小行星,編號2007 NL1,這也是台灣首次發現近地小行星。
林宏欽指出,阿波羅型小行星是近地小行星中最重要的一種類型,由於軌道可能和地球相交,存在碰撞的危險,不過根據目前資料預測,2007 NL1對地球並不構成直接威脅,未來還有可能成為太空中繼站或探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