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二日宣布將南韓剔出所謂的「白名單」後,南韓民眾齊聚日本駐首爾大使館前抗議。
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政府周五批准將南韓剔出貿易「白名單」,加強對其出口的管制,禁令將於本月二十八日實施。今次為首次有國家被剔出白名單,南韓表示強烈反對,其後宣布採取報復性的貿易限制措施,將把日本剔出「白名單」。
日韓就二戰強徵勞工的賠償問題爭論不休,上月限制向韓出口半導體,加劇兩國貿易及外交矛盾。日本政府由七月一日截至二十四日,就該政令進行公眾諮詢,罕見地四萬人中大部分都表示贊成,韓方曾上書反對但無效。
日本政府在周五的內閣會議上,正式決定修改政令,把南韓排除在貿易「白名單」外,於本月下旬生效。屆時南韓將不再是出口管制的優遇對象國家,日本將加強對南韓的出口管制,擴大受影響產品的種類。
若判定是可能會轉售給其他國家的軍事相關商品,或要就出口合約個別申請許可證,即是除了危險性較低的食品及木材外,其他所有由日本進口到南韓的商品,幾乎都要實施個別審查,從嚴審查可長達九十天,將可能導致部分產品出口停滯,阻礙南韓於中國及東南亞等地的生產據點營運,影響日韓貿易及企業活動。
日本目前給予貿易優惠的白名單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南韓、德國、澳洲、紐西蘭等二十七國,享有對可用於軍事用途產品的最小出口限制,而南韓是歷來首個被剔出名單的國家。
南韓總統文在寅譴責,日本政府拒絕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置美韓的外交努力於不顧,警告日方要為今後發生的一切後果負全責。
青瓦台亦表示遺憾,強調將堅決應對日方舉措,同時組建應急班和專案組迅速制訂和落實對策。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強調,只是讓南韓恢復與其他亞洲各國相同待遇,絕非禁運措施。
正在曼谷出席東協會議的美國國務卿龐培歐,將與日韓外長會談,對反日情緒高漲的南韓表示憂慮,要求兩國接受「停火」協議。
南韓外長康京和與日本外長河野太郎剛於周四在泰國出席東協會議期間會晤,惟未能縮窄分歧。康京和曾警告可能重新檢視兩國的安全合作,暗示會影響將於八月下旬簽訂的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
防止向第三國洩露機密情報的GSOMIA若被廢棄,日韓防衛部門間的情報共享將面臨困難。日韓對立已從貿易戰擴及安保合作,可能進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