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台南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SR),南大附小彩虹斑馬義工隊,協同七股龍山及篤加國小辦理石灰岩戶外教育課程,三校四十二位師生來到高雄大崗山(圖/南大附小提供),欣賞鐘乳石灰岩洞內的奇岩異石,搭配有趣的動植物生態及成語典故,這趟學習旅程,小朋友驚呼連連。
【本報台南訊】配合台南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SR),南大附小彩虹斑馬義工隊,協同七股龍山及篤加國小辦理石灰岩戶外教育課程,三校四十二位師生來到高雄大崗山,欣賞鐘乳石灰岩洞內的奇岩異石,搭配有趣的動植物生態及成語典故,這趟學習旅程,小朋友驚呼連連。
龍山國小學生宋韶彤笑說,用手電筒照亮流石壁,簡直像黃金瀑布一樣美麗,一點都不想離開這裡了。篤加國小學生郭曉善也指出,岩壁的一邊是粗糙石灰岩,另一邊是結晶流石,水真是大自然的魔術師,來此才發現真的好神奇。
南大附小學生賴亭榛表示,成語「蛛絲馬跡」並非是指馬的蹄印,而是小昆蟲灶馬走過的痕跡,這和蜘蛛絲都是不明顯的線索,古人真是觀察入微。
南大附小教師張景傑說,石灰岩洞處處是學問,石灰岩是製造水泥的原料,就連方解石也具藥用功效呢,洞內的灶馬則是一種藥用昆蟲;傳說灶王爺的坐騎就是灶馬,每年送神這一天,就騎著灶馬上天述職,期盼透過一串有趣的小故事及觀察體驗活動,增加學習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