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萬事》取 捨

◎星雲大師 |2007.07.27
4039觀看次
字級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我們每天的生活裡,都有我要、我不要,在取捨之間要作抉擇。我們一生當中,也有多少關於自己的前途、名節,理智上是取是捨,也都在要與不要之間,都必須有所揀擇。

人生其實時時都在取捨之間,關於人生的「取捨」,略述如下:

一、倫理上的取捨:我們在家庭裡,有父系的倫理與母系的倫理,另外社會上有社會的倫理、工作的倫理、朋友之間的倫理。當這些與我有關係的人士,我對他們要取要捨,應該到什麼程度?例如,父母和兒女同時受災難時,你是先救父母,還是先救兒女?所謂取捨之間,有輕重緩急,你養成習慣以後,遇到倫理感情上的是非得失,應該就懂得如何處理了。

二、法律上的取捨:在高速公路上開車,兩旁沒有警車監視的情況下,你的車速是遵守規定,還是超速?這就考驗你平時守法的精神。因為人都有僥倖的心理:「人家不知道」、「我只做這一次」;但是,在法律上萬一你取捨不當,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三、利害上的取捨:一般人,凡是對我有利的,就是我所要的;於我不利的,是我所不要的。當然,取我所要,捨我所不要,人情之常;但是,如果一件壞事,是對你有利的,你應該做嗎?一件好事,對你是不利的,你應該拒絕嗎?所以,你是不是自私?是否以自我為中心?是否自我主義者,在利害取捨之間,一試即知。

四、情義上的取捨: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看金錢多少決定自己幫不幫忙?所謂「銀貨兩訖」,有時候,金錢之外,還有友誼上的關係,還有交情上的關係,還有道義上的關係,你是否應該給予幫助,還是加以拒絕?人與人的關係,除了金錢之外,如果能注意到還有情義上的、道義上的、因緣上的關係,人的品質,就能在取捨之間不斷昇華。

五、善惡上的取捨:一切事情有大善大惡、有小善小惡、有不善不惡。有的看起來是善,實際上是惡;有的看起來是惡,實際上是善。例如,警察取諦違法,看起來是不盡人情,實際上維護社會秩序是盡責;父母打小孩,看起來打罵過分,實際上是出於「愛之深,責之切」。所以,吾人的心中每天就是在善惡裡翻滾,所謂「天人交戰」,你在善惡上又要如何取捨呢?

六、正邪上的取捨:行為、思想、語言,只要表現出來,別人就會用正邪、善惡、好壞來評鑑你。社會上所以紛亂,就是因為善惡、正邪不分。明明是一個欺騙的行為,行的是邪事,但他用美麗的語言,或假借宗教的名義行之;明明言語不當,但是他認為用邪行能使你畏懼,使你忌諱,以此滿足他的心理。社會上正派的人很多,但因為他不能像商業一樣,在臉上掛個正字標記;社會上的邪人邪事也很多,但也不能一一拆穿。正邪之間,就看你的智慧去辨別、取捨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