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寺(右)武廟(左)。圖/吳鴻霖
天王殿(前棟)和新大雄寶殿。圖/吳鴻霖
文/吳鴻霖
寺內左右兩側新蓋的建築尚有伽藍殿、觀音殿、祖師殿、藥師殿、三聖殿、財寶殿、地藏殿、藏經閣、流通處、方丈樓、素菜館、雲水堂、功德堂、延壽堂、法堂、客堂等,占地面積約一點五公頃。舊大雄寶殿上方,還有上下兩層不同的禪房或客房,最上層房舍圍牆外的小圓環,才是東山山頂。
雖然永州市府大約花費四億人民幣擴建法華寺和武廟等,但全新的法華寺不收門票。法華寺每棟新的建築,門口都有塊小牌子,上面寫著:「禁止攝影和擅自燒香。」不清楚為什麼不能攝影,我站在新大雄寶殿旁的空地,只對舊大雄寶殿的側面照了一張相片。
另外,香客在法華寺也不能擅自點燭燒香。我在舊大雄寶殿門口,遇到一位年長的比丘尼,向她詢問買香要多少錢?她回答:「五元人民幣。」
法華寺的山寺晚鐘,是永州八景之一。參觀完法華寺,我站在山門旁的鐘樓上,對著天王殿和新大雄寶殿照了第二張相片,然後眺望西山,正前方最高的山是珍珠嶺,左前方較低矮的山是娘子嶺。瀟水右岸的法華寺、東山與左岸的珍珠嶺,剛好成一直線。因此,柳子廟後方大約一百公尺高的珍珠嶺,就是西山;早年,有人認為瀟水左岸的娘子嶺是西山。
二○一六年八月初,我去娘子嶺一探究竟,上面有自來水廠,山勢不高,不像是柳宗元筆下的西山。那年暑假,我問柳子廟的解說員哪座山是西山?他說:「從柳子廟後面一直延伸到愚溪以西一片山丘,都是西山。」我去過柳子廟兩次,兩張門票上的西山,都在愚溪(染溪)以西,不在瀟水左岸。
清代與現今的法華寺皆坐東向西,面對西山。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根據柳子廟裡面的資料:柳宗元曾出資於法華寺邊構建西亭,與元克己等人在西亭夜飲賦詩。唐代的西亭,或許在法華寺西,也可能是向西的亭子,不過擴建後的法華寺,內外並無西亭。
白天法華寺內安靜祥和,走在各殿之中,躁動的思緒漸漸沉澱下來;夜晚的法華寺,更加幽靜了。舊的大雄寶殿上方,每一層兩邊都有兩層樓的房子,如果能在山上住幾天,一定會有不同的心境。寺內雄偉華麗的建築之中,又有古樸的大雄寶殿,大千世界中的你,不妨暫時拋開塵寰庸俗的煩務,讓心情吹風透氣一下,來趟東山之旅,參訪佛門淨地法華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