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燈立台北報導】台灣兒童喝飲料的比例,在WHO會員國兒童喝飲料情況中僅次於以色列排行世界第二,從此一排行來看,台灣的小朋友喝飲料過量程度,已間接影響學童健康。
由兒福基金會所做的調查「兒童日常飲水與飲品習慣調查報告」中發現,台灣竟有四成五的孩子每天至少喝一瓶飲料甚至三瓶,這些飲料排行依序為:珍珠奶茶、運動飲料、冰沙飲料、碳酸飲料;更誇張的竟有學童買到含有酒精的飲料,如冰火、思美洛之類。
此一調查是兒盟從北、中、南、東四區,抽選九所國小四年級的小朋友所做的問卷調查,共一千一百一十分,有效問卷一千零二十六分,準確率相當高。
由於兒童喜愛喝飲料,每天基本的飲水量卻僅一成左右,孩子喝的水比飲料還多,家長提供的比率高達七成一。
從調查中顯示,造成小朋友不想喝水的原因,就是家長未教育孩子正常飲水,加上炎炎夏日,冰箱的飲料更容易吸引孩子,取代水的正常攝取。
其次是學校的飲水機不方便學童使用,不是離教室太遠,就是太髒;髒的原因,竟是飲水機變成孩子午餐後的洗便當台,看起來很惡心。
而飲料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什麼呢?兒盟基金會執行長王育敏表示,從調查中發現,在家長不把關、學校不友善、廣告推波助瀾的相互影響下,造成孩子不喝水只愛飲料,長期下來孩子的健康深受影響。
有鑑於此,昨天兒盟發起「喝水六六六行動」,此一行動就是
:每天至少喝六杯水、每六十分鐘喝一次、六大時機喝一次水;而六大時機是指:出門前、上課前、起床後、運動後、放學後、洗澡後等六個時機;兒盟呼籲,希望大人引領小朋友一起養成喝水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