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的心態

文/人間社記者簡美換 |2019.07.14
3567觀看次
字級
慧祥法師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簡美換

佛光山法寶講座「人間佛教幸福百法」系列,七月七日在佛光山法寶堂舉行,由佛光山義工會慧祥法師主講,與大眾探討「生病的心態」,約二百位來自嘉義、台南、高雄、屏東信眾同霑法益。

「一樣米,養百樣人。吃五穀雜糧,怎麼可能不生病。」慧祥法師說,針對病因,要能了解它、面對它。法師首先分析造成生病的原因,不外作息不正常(如熬夜傷肝)、亂服成藥或營養食品、愛吃泡麵、工作與居住環境的汙染(如空氣、水質、重金屬)等,都將造成肝排毒的負擔。

慧祥法師指出病人面對生病的六種心態:諱疾忌醫、無病呻吟、小病不斷、惡疾能忍、一病不起、與病為友。分述如下:

一、諱疾忌醫:有些人明明有病,但不喜歡看醫生,甚至刻意隱瞞病情,若是傳染病,將造成周圍人等危機四伏。

二、無病呻吟:有的人其實沒病,卻總覺得四肢百骸都不舒服,三天兩頭到醫院檢查,對自己或家人造成困擾折磨。

三、小病不斷:有的人先天體質不好,大病不患小病不斷,心力脆弱,難以提振精神。其實這些小病,靠自己的精神力也能降伏。

四、一病不起:有的人平時身體非常健康,沒病沒痛,一旦生起病來,往往一病不起。預防重於治療,平時應重視健康檢查,若有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五、惡疾能忍:有的人罹患重症,連群醫都束手無策,病患仍意志堅強樂觀以對,用精神力克服病痛,照常生活工作。

六、與病為友:有的人罹患慢性病,對生命沒有立即威脅,卻難以完全康復。於是樂觀接受,把病當成朋友,好好善待它,與它和平共處。

慧祥法師說,「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既然生病是無可避免的事,如何做一個「心理健康」的病人十分重要;要做一個「心理健康」的病人,需要學習三忍:生忍、法忍、無生法忍。忍,要智忍,心中充滿智慧寶刃,能斷一切煩惱憂苦。要做到身病,心不病,需要接受現況、不排斥現況、善用現況,並啟動良性循環。病苦已生,還沒找到治療辦法時,應當接受現況、不排斥現況、善用現況來培福,令未來得遇良醫或善知識,得以離苦。因此身雖有苦,心不添苦,是為「生忍」。

有辦法治療,但還不知道如何預防,應當接受現況、不排斥現況、善用現況來培福,令未來得遇善知識,覺悟苦報因緣,斷除業緣,得永遠預防。是故「當接受良醫治療時的苦,不排斥治療」,是為「法忍」。有辦法永遠預防,當接受現況、不排斥現況,在安全、有效、無後患之下來運作,啟動良性循環。接受預防需要的付出,安住而不動心,是為「無生法忍」。

慧祥法師引述星雲大師《佛法真義》〈忍的真義〉一文,忍是認識、接受、擔當、處理、化解;忍是內心的智慧,是道德的勇氣,是寬容的慈悲,是見性的菩提,是一種無上的力量。

《雜阿含經》載:「多聞於苦樂,非不受覺知,彼於凡夫人,其實大有聞;樂受不放逸,苦觸不增憂,苦樂二俱捨,不順亦不違。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於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了知諸受故,現法盡諸漏,身死不墮數,永處般涅槃。」慧祥法師引用此偈語,說明「覺者」對苦受、樂受的智慧。「四聖諦」─苦、集、滅、道,是治療病苦的法門。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如此才能建立良性循環。勉勵大眾要能做到「身苦患,心不苦患」,才不至於「苦上加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