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雲林及彰化地下水長期超抽,是全國地層下陷最嚴重區域,為解決問題,前瞻計畫預計開發「鳥嘴潭人工湖自來水供水工程」。
環團昨在環評大會上抨擊人工湖鄰近垃圾場及養豬場,每天超過五十噸垃圾「進帳」,影響用水安全。
水利署則回應,取水地在垃圾場及養豬場上游,不至於受影響,環委對此也無意見,最後大會確認通過,估計取得用地後三年完工。
為處理鳥嘴潭人工湖水源,開發單位台灣自來水公司擬於貓羅溪左岸提後道路與台14線之間興建淨水場,用地面積約十八點五公頃,未來主要對彰化縣二十五個鄉鎮市供水,估計每年可減抽彰化地下水六千二百萬公噸。
不過,環委擔心施工期間長達三年,鄰近也有國中小學校,應加強評估交通衝擊及噪音問題,工程期間也要避免影響貓羅溪水質。
台水原本承諾淨水場汙泥載運會避開尖峰時段,在環委要求下,傍晚尖峰避開時間延長至晚間七時。原水導水管路段施工剩餘土石方,有價部分將製成混凝土作為管溝主要回填材料,剩餘土方則允諾「即挖即運」。
噪音部分,台水表示,將視實際工程進度,選擇距離施工管段二百公尺範圍內的草屯商工、茄荖國小、芬園國小及富山國小,進行噪音及震動監測。
不過,環團長期仍質疑人工湖位於垃圾場及養豬場旁,未來恐讓當地人喝垃圾。
水利署同意「垃圾要處理」,但未來取水地點位於垃圾場上游,兩者有很大距離,人工湖四周也有截水牆,對水質影響非常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