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甘古城有三千多座寺廟、佛塔。
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六日在亞塞拜然巴庫召開的世界遺產大會中,核准將緬甸古城蒲甘(Bagan)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同日獲得入選的,還有南韓的九間儒家書院。
代表緬甸在巴庫會議發言的緬甸外交官齊亞(Kyaw Zeya)說:「蒲甘是活生生的文化遺產,一千多年來,歷經各式各樣的挑戰。」
南韓的儒家書院以「傑出的普世價值」,獲選入遺。這九間儒家書院位於依山傍水處,可以顯示其珍惜自然之心、修養身心之意。書院主要功能為在與大自然互動的條件下學會尊重。
蒲甘入遺,距它首次被提名,已時隔近四分之一世紀。這座古城有超過三千五百座在十一至十三世紀間建造的佛塔、廟宇與修道寺院等建築物,具有重要的歷史象徵意義,目前仍是佛教聖地。
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推薦將蒲甘列入世界遺產,指緬甸已實施新的文化遺產法,還擬定計畫在古廟周邊減少興建飯店與發展觀光。委員會說,緬甸當局已撤回一些「不適當的保護干預措施」。
蒲甘一九九五年首次被提名為世界遺產,但當時執政的軍政府被控無視專家對保護古蹟的建議,因此未能成功入遺。
這段期間,多次地震重創許多古建築,最近一次是二○一六年一場規模六點八的地震,毀壞了近二百座寺廟。直到二○一一年緬甸結束軍政府統治、進行民主改革後,新政府才又重新替蒲甘古城爭取提名。
崇尚儒家思想
民間建立書院
南韓儒家書院為十三至十九世紀的朝鮮王朝時代,崇尚儒家思想而建立的民間書院,以表達對儒家學者尊敬,並教育下一代。書院也是當時朝鮮王朝貴族談論國家、社會議題的主要場所。
九間儒家書院包括榮州紹修書院、安東陶山書院、安東屏山書院、慶州玉山書院、達成道東書院、咸陽藍溪書院、井邑武城書院、長城筆岩書院和論山遁岩書院。
南韓文化財廳(CHA)表示,書院在鄉間發揚新儒家思想扮演重要角色,也保留特殊的建築風格。文化財廳並承諾與地方政府積極合作,完善保存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