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薰依草
家中食指浩繁,僅靠父親一人的微薄收入獨撐家計。母親一塊錢打二十四個結,躬行節儉,能自己動手做的,絕不浪費一毛錢。尤其祭五臟廟這件大事,更是親力親為。
一日三餐,是母親關愛家人最直接的表達,當我們還是小丫頭時,為了準備便當,母親更是煞費苦心。可是蒸過的便當,菜葉早已爛黃,美味自是大打折扣,從國小、國中到專科,吃了十多年的便當,雖然熱氣蒸騰,但口感總是略遜一籌,也不禁羨慕起能吃到現做料理的同學。
直到後來擁有自己的家庭,才知道什麼叫捉襟見肘。口袋空空令人惴惴難安,柴米油鹽如未精打細算,始則移東補西,繼而左支右絀,疲於奔命只為顧腹肚。想想,自己家的兩份薪水尚只要養三張口,母親卻要用一份薪水養十二張口,那段日子,她不知獨自吞下了多少委屈,而我竟然還頻頻抱怨日子難捱,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現在,每當同事吃著隔夜的便當,聞到這個專屬於母親、熟悉又溫暖的氣味,總會讓我懷念起從前被寵愛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