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半導體貿易戰 衝擊科技供應鏈

 |2019.07.05
1204觀看次
字級
南韓大學生四日在日本大使館門前舉行集會,譴責日本對南韓的最新決定。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南韓為了二戰勞工賠償問題而醞釀已久的外交衝突,如今延燒到經濟層面;日本對南韓半導體出口的加強管制,已於四日生效,南韓民間企業則試圖透過囤積原物料等短期措施來抵禦衝擊。這也是繼美國政府圍堵中國電信巨頭華為之後,民族主義衝擊科技供應鏈的最新例證。

南韓當局三日已表示,考慮投入一兆韓元(約新台幣二百六十五億元)用於生產科技零組件的原料及機具,反制東京對製造半導體及面板所需的三樣原料氟聚酰亞胺、光阻劑、氟化氫的出口限制 。

南韓財政部長洪楠基警告將對日本做出相應措施,並表示將會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來解決此問題。

《華爾街日報》分析,日本針對南韓管制半導體出口材料,使國內的疑慮高漲,包括可能傷害全球相關科技供應鏈,並損及首相安倍晉三小心翼翼培養、提倡自由貿易的領袖形象。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的退休榮譽教授渡邊頼純表示,「這個舉措不只傷到日本和南韓,更有損日本的名聲。自由貿易就像騎腳踏車,一旦停止踩踏板,你就會摔倒」。

向南韓出口某些敏感原料的日本出口商,目前必須取得政府同意才能出口,這項程序可能費時長達九十天。

南韓先前如美國及許多歐洲國家一樣,在日本享有出口程序豁免的待遇。但東京當局揚言下月取消更多輸往南韓的產品豁免待遇。

日本和南韓企業對這項新的管制措施感到困惑,表示難以預料出口程序會費時多久,誰會受影響也是未知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