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四日正式公告令和年代首場中央級大選的參議院選舉,預計二十一日舉行投開票。朝野各黨領袖紛紛開出第一槍,執政的自民黨訴求政績,最大在野黨要選民反思過去生活是否有改善。
選戰四日正式起跑,這次選舉聚焦消費稅、年金、經濟以及修憲四大議題。日本選民將在十七天的競選期間內,檢驗首相安倍晉三過去六年半的執政成果,包括所謂「安倍經濟學」的振興經濟計畫。
分析師指出,一大議題是安倍政府預定十月提高消費稅,稅率從百分之八增至百分之十。民調顯示選民對此議題看法分歧。此舉可能衝擊家庭支出,進而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但安倍宣稱,有必要加稅以籌措財源兌現教育改革承諾,並協助支應隨人口老化而增加的社會福利支出。
年金議題在民意調查中也備受重視。《讀賣新聞》六月民調顯示,百分之八十三受訪者對現行制度感到不安,尤其之前政府專家顧問小組發布的報告指出,已婚夫婦平均需儲蓄兩千萬日圓(約新台幣五百七十六萬元),才足敷退休生活之需。
在美中貿易衝突壓抑日本經濟成長之際,選民也關心經濟議題。在野黨批評安倍的經濟政策只肥了股市投資人和企業,卻瘦了一般民眾和家庭。主要反對黨日本憲法民主黨(CDPJ)主張推動稅制改革,以促進經濟進步政策。
另一個議題是安倍晉三長久來渴望實現的目標:修憲。安倍希望在日本和平憲法第九條加入一些條文,賦予日本自衛隊明顯的合法地位。但日本選民對此議題的看法分歧,公共廣播電台NHK上月民調顯示,百分之二十七的民眾認為確實應該修憲,但百分之三十認為沒有必要,其餘民眾則表示不確定或拒答。
安倍面對這次大選,以「執政聯盟含非改選席次取得過半數」作為勝負標準。參議院總席次二百四十五席過半數是一百二十三席,這次改選席次為一百二十四席,自民黨加公明黨在非改選席次合計七十席,也就是說這次改選,自民黨加公明黨只要拿下五十三席就算達標。
但如果執政聯盟想發動修憲,能不能在參議院取得逾三分之二席次(一百六十四席)就是安倍更在意的目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