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以美中貿易戰、台商產線回流、急單等為由,十一項製造業申請鬆綁七休一、輪班間隔,但是昨天二度闖關失敗。
勞動部昨召開勞動基準諮詢委員會,因委員認為經濟部自設七休一鬆綁次數,一年不得超過十二次,門檻太模糊,且各製造業情況不同,要求再細緻規畫;輪班間隔則是各行各業都會遭逢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顧及勞工健康,委員持保留態度。
經濟部提報鬆綁行業包括印刷電路板製造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玻璃製造業、水泥及混凝土製品製造業、塑膠製品製造業、印刷及其輔助製造業、黏土建築材料製造業、食品製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電線電纜製造業,總共十一項,預估約有一百五十萬名勞工,但勞動部強調,這一百五十萬人只是在可能適用範圍,不是所有人都屬輪班制。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謝倩蒨表示,在輪班間隔縮短從十一小時縮短八小時部分,因委員認為各行各業輪班人員都會遇到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顧及勞工健康,態度傾向保留。
至於鬆綁七休一,謝倩蒨說,由於經濟部自設門檻為一年不得鬆綁超過十二次,或執行總天數不得超過半年,但委員認為十一項製造業情況各不一,要求經濟部做更細緻規畫,避免濫用,況且,若整年都是急單狀態,代表公司生意好,應該增補人力,而不是使用彈性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