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大不易】 別讓讚美 適得其反

文/池谷裕二 |2019.06.28
2124觀看次
字級

文/池谷裕二

這個月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因為女兒畫了圖,我很自然地稱讚她「畫得好棒啊」。結果,她很生氣地說「不要稱讚我」。

這種行為和專業術語中所說的「認知不協調」心理是一樣的。認知不協調簡單來說,就是「對自己的思想和現實相互矛盾這件事感受到壓力」。所以,會出現想要消除這種矛盾的心理。

一個很有名的例子是伊索寓言中的「酸葡萄」。狐狸很想吃葡萄,但葡萄長在很高的樹上,用手搆不著,所以狐狸丟下一句「反正那葡萄一定是酸的」,就離開了。換句話說,就是靠著將「我本來就不想吃」這樣的心理轉換成現實,說服自己接受現狀。

認知不協調在教養上是需要小心處理的心理。比方說,喜歡畫畫的孩子之所以想要畫畫,單純就是因為「喜歡」,那股想畫畫的欲望自然地湧現,才會畫畫。

看到這種積極的模樣,父母自然會想要稱讚。但以教育理論來說,這個時候絕對不可以很直接地稱讚。如果一直讚美他們「好棒啊」、「畫得真好」,孩子對畫畫的興趣就會快速減少。

以孩子的角度來說,不斷被讚美,會很無意識地將現況解釋成「說不定不是因為自己喜歡畫畫,而是因為自己想被稱讚才畫」,以消除認知上的不協調。結果,那個孩子就不會再畫畫了。

這種現象在教育心理學上非常有名,不過就算理智上理解,當主角換成自己的孩子時,還是會忍不住讚美他。當女兒說「不要稱讚我」時,我突然想起這個道理。

看到孩子畫畫時,應該要盡量避免用「好棒啊」、「畫得真好」這樣的話語稱讚孩子的「行為」。話雖如此,如果一言不發地看著孩子專心作畫的模樣,似乎又不太對勁。因此這個時候,只要稱讚他們完成的「作品」就好,比方說「爸爸好喜歡這張畫喔」,這種說法不會直接稱讚孩子的行為,如此就可以完全抑制認知上的不協調。只要對已經完成的畫作發表感想就好,不要提到畫畫這個行為本身。

即使在入學之後,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跟孩子說話。孩子考到好成績時,不要說「你好努力啊」或「我要給你獎賞」,應該說「拿到那麼高的分數很開心吧」、「爸爸也好高興啊」或是「希望下次也可以考這麼好」。

順帶一提,我在大學的研究室看到學生交出很棒的實驗資料時,也會盡量避免「努力終於有了成果啊」或「不被挫折打敗、繼續努力,就能拿到好成績」之類的稱讚方法。取而代之的,我會說「這資料很有意思」、「有了新的發展或假設了」、「如果在學會發表,大家應該會很驚訝」,和學生一起為他們的成果本身感到開心。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大腦專家親身實證的早期教養法:讀懂0-4歲的嬰語、情緒與行為,讓父母用腦科學幸福育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