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農業害蟲「秋行軍蟲」遍地開花,已入侵全台十七個縣市,近期不少農民反映以前即看過秋行軍蟲,有學者懷疑此蟲早就侵台一段時間但沒被發現。也有學者指出,中國大陸今年一月才剛爆發蟲害,加上台灣本島尚未抓到成蟲,秋行軍蟲應是近期侵台。
近日疫情爆發後,許多農友回報今年以前就看過秋行軍蟲。台大昆蟲學系教授楊平世指出,全台已經十七個縣市發現秋行軍蟲,研判已經侵台一段時間,只是對玉米危害方式跟一般蟲害類似,所以未被重視,直到最近中國大陸爆發嚴重疫情,才引起關注。
農委會表示,台灣常見的斜紋夜盜蛾等數種夜蛾類昆蟲,外形與秋行軍蟲非常類似,農民可能是誤認。目前全台放置超過五百個性費洛蒙誘集器,專門用來偵查有無成蟲入侵,但除了馬祖及澎湖以外,台灣本島尚未發現成蟲。
嘉義大學植物醫學系助理教授林明瑩說,防檢局根據分子生物檢測試圖尋找蟲害源頭,初判這些幼蟲來自中國大陸,藉由西南氣流飄來,因此台灣應屬近期才被秋行軍蟲入侵,受害時間不至於太長,應趁黃金期趕緊撲滅。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顏聖紘說,同樣在玉米上取食的分秘夜蛾幼蟲體色與某時期的秋行軍蟲相似,被認錯機會大,目前透過性費洛蒙誘引器抓到的蛾也有九成是分秘夜蛾。且目前所發現幼蟲齡期頗為均質,受害地區也沒有危害史,應是雌蟲在各地產卵造成疫情。
全台已出現多個秋行軍蟲案例,學者仍樂觀看待未來防治。楊平世說,目前防疫以銷毀農作物為主,但後續噴藥恐有死角造成漏洞,建議盡量挖坑埋土較能根治。即使秋行軍蟲已入侵台灣一段時間,但只要緊急處理,仍有全面撲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