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航太史上第一次,長征火箭從海上起飛(圖/中新社)。昨天中午十二時六分,大陸成功實施首次海上火箭發射,地點位於黃海海域。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航太史上第一次,長征火箭從海上起飛。昨天中午十二時六分,大陸成功實施首次海上火箭發射,地點位於黃海海域。此次發射由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實施,是一次驗證性發射,發射技術試驗衛星捕風一號A、B星及五顆商業衛星,完成「一箭七星」。
《新京報》報導,長征十一號是長征火箭序列中運載能力最小的火箭,具有機動靈活、發射準備時間短等優點,也是大陸商業發射市場的重要運載火箭。本次發射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中國航天基金會與WEY品牌合作,驗證火箭命名為「CZ-11 WEY」號。
新華社引述專家指出,運載火箭海上發射具有靈活性強、任務適應性好、發射經濟性優等特點,可靈活選擇發射點和落區,滿足各種軌道有效載荷發射需求,為「一帶一路」沿線提供更好的航太商業發射服務。此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三○六次發射。
這次發射,各界關注為什麼要在海上發射火箭?報導指出,海上發射可減少殘骸墜落等安全威脅、對於清除空域的要求較低。相較於傳統的陸上發射,海上發射火箭具有多方面優勢。
其次,海上發射面臨哪些挑戰?報導說,海上發射需要考慮海況、鹽霧、黴菌等環境條件。海上發射優勢明顯,但也面臨著技術挑戰,複雜的海況為發射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對照作為飛機發射平台的航空母艦,有人將海上發射平台稱為「航天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