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櫥腳墊,像句已消失的名詞或是瀕臨絕跡的舊物。常人不識、多人不知,其學名「蟻除」,更少人知曉,不似俗稱的「腳墊」來的通達。
圖/宋玉澄
菜櫥腳墊,像句已消失的名詞或是瀕臨絕跡的舊物。常人不識、多人不知,其學名「蟻除」,更少人知曉,不似俗稱的「腳墊」來的通達。
圖/宋玉澄
文/宋玉澄
菜櫥腳墊,像句已消失的名詞或是瀕臨絕跡的舊物。常人不識、多人不知,其學名「蟻除」,更少人知曉,不似俗稱的「腳墊」來的通達。菜櫥腳墊嚴格來說,是兩種物件:菜櫥與腳墊,菜櫥一、腳墊四,才是完整的一組套件;那四個腳墊,就是蟻除。在沒有冰箱的年代,有菜櫥必有腳墊,高3公分、直徑12公分,上釉的陶製小碟,四周凹陷、中央有塊凸起的平台,是菜櫥腳的立腳處。
腳墊內凹陷的溝槽,注水後,像條迷你至極的護城河,發揮了最大功能。遺憾地是僅可防犯由陸地侵入的蟲蟻,對兩棲以上的來敵,如蟑螂等可飛可走的蟲蛾,就莫可奈何了。
早期的腳墊,像鐵打的身體,由整顆堅石雕鑿堅實不壞,有圓有方,我見過以青斗石為材,鑿製精美、打磨光華的蟻除,那是難見的珍品,主人還不願輕易示人,可見當年人們重視之一般;中期已改為磚燒,最新的才是陶燒,可大量生產,卻已走入了歷史。偶在骨董店見到人們把它們請上了桌,不當擺飾,是作菸灰缸,也算是最後的利用了。
說來腳墊也是命苦,生來就被壓在花果山下,無法翻身,終生還要受水澇之苦。一、兩個月或兩、三個月不理,漕水就蒸發乾涸,人們發現後就像做錯了事,惶恐罪過地趕忙添加。因孩童人小手細,當年我經常授命添水,跪伏在菜櫥前,如行大禮;加完前面兩具,再低側小頭顱,伸手補足後方的兩具,小心謹慎如進行某種神祕的宗教儀式,讓人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