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佛法真義》讀後(上)當代人間佛教視域下的 佛法再思考與再詮釋

文/唐忠毛(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 |2019.06.04
4108觀看次
字級
緬甸曼德勒市郊 圖/魏芬
緬甸浦甘 圖/魏芬

文/唐忠毛(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當代人間佛教視域下的 佛法再思考與再詮釋

《佛法真義》是星雲大師在出家近80年歲月之際,立足於佛陀的本懷,探求佛法的真精神,以糾正長期以來人們對佛法的種種誤解、曲解與偏見而作出的契理契機的再思考與再詮釋。《佛法真義》上中下三冊共收集了星雲大師307篇開示主題,其涉及內容非常廣泛,涵蓋佛教義理、佛學思想、佛教常識、佛門行事,以及大師對當代日常生活中種種問題與困惑的佛法洞見。這些開示都是大師平時的所思所感,可以說既是來自大師遙契佛陀本懷的本心流露,也是大師將佛陀教法融入到當下現實生活中的深刻理解、領會與詮釋。因此每一篇讀來都會讓人覺得新意別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從詮釋學的角度來看,釋迦牟尼佛圓寂之後,佛法在本質上就進入到一個詮釋發展的階段,這就如同儒學一樣,在孔子之後就進入到儒學的詮釋發展階段。人們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生存境遇中都會以其身處的特殊背景與問題來領會、詮解久遠時代的佛陀教法,在此意義上也可以說所有的佛法詮釋都有一個時代性的問題。那麼,在星雲大師《佛法真義》這麼一部重要的開示集中,大師對於佛法的詮解,究竟是在什麼樣的時代背景與思想視域下展開的?又是依照什麼原則對佛法的真精神進行再思考與價值重估呢?我想,對於這些問題的把握,也是我們閱讀、理解大師《佛法真義》的重要契入點。為此,我想談一點關於《佛法真義》的讀後感。

一、糾正傳統佛教的錯誤認知,恢復佛法的真精神

首先,關於結集《佛法真義》一書的出發點,或者說初衷,大師在該書的自序中已有交代,他說:「在中國的佛教裡,只有歷代的禪師們還有一些正見、還有一些佛法,其他像三論宗等真正佛法的「緣起中道」,反而少人去研究、宣說了。所謂『正道不昌,邪教橫行』,所以不得不用這本小書,來提供大家作一點另類思考。」(《佛法真義》第一冊,第30頁) 同時,大師還虛心地說:「《佛法真義》中有些或者說得不完全,只有慚愧、懺悔,惟願契合佛心,希望大家對佛法的真義要重新估定價值。這也是大師自己闡發的對這本書的願望。」(《佛法真義》第一冊,第30頁) 可見,大師結集《佛法真義》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有意識地糾正長期以來人們對傳統佛教的種種不正確的認知與理解,從而恢復佛法的真精神,讓佛法的智慧光芒真正能夠照進我們當下的現實生活之中,真正發揮佛法關照人間、增進人類幸福的本懷與本來面目。

大師所謂的要對佛法做一些「另類的思考」,某種意義上就是要作出不同於傳統認知的再思考。正因如此,每每讀罷《佛法真義》中的開示,我們總會從心裡感嘆:哦,原來真正的佛法是這樣的!這種感受的潛台詞就是:這和我們以前理解的佛法是不太一樣的啊,這和我以前看到的、感知到的佛教也是不大一樣啊!這就是大師「再思考」的價值所在、魅力所在,因為這種再思考與價值重估在一定意義上糾正了我們之前對佛法或多或少的錯誤認知與偏見。

二、彰顯佛法的「人間性」關懷

自明清以來,傳統佛教由於過於強調出世、過於注重死後的世界,而對活生生的人間缺少足夠的關照,因此失去了佛教本應具足的「人間性」本懷,同時也導致佛法和人們的現實生活相脫節。正因如此,傳統佛教往往給人的一般印象與觀感是:比較厭離此世,比較消極地看待人間現實生活與人們生活中的訴求,因而呈現出一種了無生氣的氣質,民國佛教甚至像太虛大師所說幾乎成了「死人的佛教」。

由於長期以來我們對佛教的這種消極感知與印象極為深刻,甚至以為理所當然,所以近現代以來,佛教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糾正中國傳統佛教太過強調出世與死後世界的偏差。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近代由太虛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思想運動」,其一以貫之的主線就是要糾正傳統佛教過於出世的傾向。

作為20世紀下半葉人間佛教的偉大引領者與實踐者的星雲大師,他對當代佛法的詮釋的當然也是一以貫之地要彰顯佛法的「人間性」關懷,使得佛法真正照進現實人間、使得現實人生的意義變得熠熠生輝。我們常說「佛光長照,法水長流」,但關鍵的是如何使得佛陀的光芒、佛法的甘露能夠真實地、此時此地的光照在當下的現實生活之中。因此,佛教不能背離「人間性」的原則,正如大師曾經所說:所謂「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佛法太偏世俗,顯不出其可貴;太過出世,也不容易為人接受。而世法雖不究竟,卻是體會出世法的主要因緣,因此佛法的弘揚,首先應該落實在生活中,能可以給人利益、讓人受用,這樣的佛教才有讓人信仰的意義與價值。

三、以「中道」的立場,詮釋佛法積極陽光的面向

正是立足於「人間性」的關懷,大師對佛法的詮釋總是充滿積極的、樂觀的、向上的正見與正能量,我想這也正是《佛法真義》給人耳目一新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師正是感悟到過去佛教界多從消極面詮釋佛學,世人遂以佛教為老人宗教,為死人的宗教,更有些誤解與訛傳已久的說法。因此大師要啟發我們「另類」思考,對於佛陀的真義,也能重新估定價值,進而引領讀者更多地從積極樂觀中,看見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懷。

這樣的開示,也是「契理契機」地針對當代眾生的習性,宣揚樂觀、喜悅的佛教,來增進人們的幸福,增進人們的道德、慈悲,使我們生活得更美滿,然後再以佛法引導大家進一步充實心靈的生活、擴大精神的世界,大師認為這才是佛陀示教利喜的真正本懷。這樣的佛法詮釋立場與態度事實上也就是大師一再倡導的「四給」──即「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其中,「給人信心」,最大的「信心」就莫過於信仰的信心了。

事實上,所謂消極與積極、虛無與增上,就如同生與死一樣絕非是對立的存在,而是彼此依存的兩面。只是我們常常只看到一面,而遮蔽了另一面,不能覺察兩者不一不二的關係而已。比如說生與死,本來同為人之所共具,但過於偏重死亡,就會遮蔽了生的面向,就會陷入陰暗的虛無之中,而不能彰顯陽光的一面。再譬如,關於佛法的「無常」義詮釋,既可以讓人因無常而敏感想到死亡的恐懼,但卻也可「無常」而覺察到死亡背面的積極面向。

因此,星雲大師在《佛法真義》就這樣詮釋佛法的「無常」觀:「無常使生滅相續,如花開花謝、日出日落、月月圓月缺,四節冷暖的變化,白天黑夜的輪轉,這些都是無常帶給黑夜的美景。因為無常,大自然顯得多姿多采,人間也充滿了奮鬥的力量。」(《佛法真義》第一冊,第72-73頁) 在此,大師所詮解的「無常」,並不是消極的、讓人覺得生無可念的「無常」,而是能帶來美好與生機的「無常」。

再比如,在《佛法真義》中,大師一再強調說:娑婆不是牢獄,是我們日日感恩的美好淨土;名利不是糞土,是我們見賢思齊的增上助緣;夫妻也不是冤家,是人生相互扶持的精神伴侶;兒女更不是討債鬼,是我們悉心灌溉的菩提幼苗;黃金也不是毒蛇,能擁有更多的淨財,事業就會愈做愈大,利益更多的人……諸如此類,大師在《佛法真義》中總是能將傳統佛教消極認知相反的積極面向揭示出來,這是《佛法真義》的一大詮釋特點,同時這也是佛法「中道」的力量──我們不僅要看到事相陰性的一面,更要看到事相的陽光的一面。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