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禮讓行人口訣,值得提倡〉一文,心裡有感。公車司機在轉彎時,舉起手先比左邊再比右邊,喊口號「左邊沒人、右邊沒人」,確認無行人後再轉彎,正是「指差確認」的基本動作。
指差確認源自於日本,做法是以眼睛看著對象,以手指並同時口誦,藉由心手合一及集中精神,減少人為失誤導致意外發生。原為鐵路事業專用,後來廣泛用於其他事業。
筆者開過大巴士,客運車距較長,必須擴大迴轉半徑,才能順利轉彎,若是有用路人行經車旁,很容易因為視線死角不小心擦撞到。為此司機會多會安裝照後鏡及行車記錄器,以避免意外事件發生。
台北市有多家客運公司實施指差確認,公車開到十字路口,先停車等行人通過,準備轉彎時,司機舉起手先比左邊、再比右邊、念出動作,確認左右兩邊都沒有人才能開車,值得所有司機仿傚。
希望指差確認能擴展到全省,業者不用多花錢裝置設備,駕駛只要遵守口訣,就能保障用路人安全,將傷害降到最低。
李佳(台北市/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