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有「窮人高速公路」之稱的西濱快速公路,南部路段「最後一哩路」曾文溪橋,因位於黑面琵鷺重要棲地、台江國家公園等環境敏感區,停工近三十年後,昨終於通過環評大會的環差審查。交通部公路總局預估,順利的話可望在二○二六年通車。
曾文溪橋工程在一九九○年代喊停,公總這次捲土重來,將路線改偏向東側、避開溼地,重啟可行性評估,並允諾施工期間啟動「停工保護機制」,獲環評大會昨迅速通過。
目前西濱還剩北部的鳳鼻到香山路段,卡在溼地爭議待解決。
西濱快速道路分為北、中、南路段,南部路段從西濱大橋南端到台南市喜樹灣,全程一百零九公里,目前從台南八棟寮至九塊厝路段都已通車,僅剩曾文溪橋附近因有國際級溼地,且是黑面琵鷺重要棲地及台江國家公園等環境敏感區,歷經多年無法執行,成了西濱南部路段缺口。
公總重提計畫,將原核定經過的台江國家公園路段向東移,完全避開敏感地區。
全案從台61線十份交流道主線末端為起點,跨越曾文溪後再銜接台江大橋,全程三千三百八十公尺,估要耗資八十億元,未來往東可銜接國8、國1及國3等高速公路,加上台江大道路幅寬,可接到台南市的北外環道路,未來交通網將更完整。
為免衝擊生態,特別擬定「停工保護機制」,全案也在每年十一月至隔年三月候鳥期,暫停高噪音工程、不進行夜間施工;除草時以人工除草、取代除草劑,並禁止使用老鼠藥;燈光則採用避免讓趨光性昆蟲聚集的燈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