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路上】讓孩子在困難中學習

文/心非 |2019.05.29
1980觀看次
字級

文/心非

曾接觸過一個孩子,剛認識的時候,他因為參加學校的球隊,每天都固定得去練習。一個月後,突然聽說他退出校隊了,詢問之下才知道,是因為他覺得太累了。

相處一段時間後,我才知道他曾經學過某項樂器,但也是學了一陣子後就停掉了。從這個孩子身上我隱約發現一個循環:當他對某種才藝產生興趣,一開始總是興致盎然的,可是之後因為練習很累,結果便放棄了。

我覺得很可惜,因為許多才藝都是需要投入心力練習的。練習的過程可能不怎麼有趣,也一定很辛苦,但這些都是累積的過程。等累積到了一定的程度,能力就會有很大的躍進,也才能逐漸發光發熱。

同時,我也覺得很危險,因為孩子沒有在困難中磨練的機會。運動、才藝等,都可以放棄不學,那麼,如果是沒有辦法說放棄就放棄的學業呢?當他在逐漸變得困難的課業上遇到問題時,會不會同樣輕易選擇了放棄呢?

在成長的過程中,要放棄是很容易的,藉口可以有很多:太累了、太難了、我不想學了、我一點也不喜歡這個等等。但是,沒有熬過痛苦的練習,就只是個半調子,沒有經過努力獲得成功,孩子也會陷入「我總是都學不會」的困境中。

孩子對於某些才藝產生好奇、渴望學習,是一種天性。一開始,往往不需要人提醒,他們就會興沖沖地去練習,或者是高高興興地出門鍛鍊。但是,隨著能力的精進,練習的難度會提高,要求也會增加。這時候,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堅持下去,並協助他們面對學習過程中的瓶頸,鼓勵孩子再試一試,陪伴他們尋找方法克服困難。這一段過程,可能會讓孩子感覺不太愉快,但卻是很重要的成長與學習。

孩子不想練琴,家長可以和他們討論練習的方式,從每天固定練半個小時,變成每一首曲子彈五次即可,提供變化和彈性,鼓勵孩子堅持下去;又或者練球很累、很辛苦,可以調整作息時間,讓孩子早一點睡。

一開始,這些才藝都是孩子不討厭的,如果家長能在他們遇到困難時,幫忙推一把,讓他有勇氣再撐一下,或許一段時間後,當孩子發現自己的才藝進步了,可以彈奏小奏鳴曲了、可以參加校外比賽了,並因此獲得學習的成就感,這項才藝,也就能轉化成陪伴孩子成長的一種能力了。

再者,即使經過努力,最後仍不得不放棄,我相信,孩子也會將這一段時間的堅持放在心裡,未來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難時,勇敢地告訴自己:不要怕,再試一試,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