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馬戲團為主題的立體書,打開來讓讀者彷彿坐在馬戲團觀眾席中。圖/陳宛茜
【本報台北訊】文自秀打開書本,彷彿變魔術般,手中的平面書頁化為立體的春花、夏樹、秋葉與冬雪,在桌上開出繽紛燦爛的四季景致。「立體書每次打開,帶給讀者的感受都不一樣,這是電子書無法取代的魔力。」文自秀創辦的亞洲首間立體書書店「We Do有度立體實驗室」(簡稱「有度」),每本書都擁有這樣的魔力。
紙本閱讀風氣衰退,實體書店一間間關門大吉,文自秀卻逆勢操作,四月在台北市圖總圖旁的小巷裡開「有度」書店,賣的還是外界認為不具市場性的立體書。像「We Do有度立體實驗室」這類由藏書人開設的「一人書店」,此刻正在亞洲崛起。南韓坡州出版城理事長金彥鎬來台時指出,日本如今有一波「一人書店」、「一日書店」風潮,退休的CEO和教授在假日時打開自己的書房當「一日書店」,與社區鄰里分享書香。
「網路時代,更需要有人開書店、推薦書籍給讀者。」金彥鎬透露,最近這幾年,他遇到熟人和退休的專家學者時,總是要鼓動他們拿出藏書開一家「會客廳書店」;書店不必大、營業時間不必長,也不必擺放太多書籍,只要選取主人擅長領域的書籍,再加上一點喝茶會客的空間。
金彥鎬認為,這種藏書人開的「會客廳書店」,因沒有經營壓力,反而可能長久經營,甚至成為新生代文化運動的燎原火種。這些小而美的書店成為實體書店的生力軍,在社區和街角默默散發書香。
靜宜大學講師奚浩在台中清泉崗開設的「大家書房」,便是「一人書店」的例子。他有教職,不靠開書店謀生,店中書籍主要是他的藏書,只在周末時間固定對外開放,其餘時間隨興對社區開放。這裡既是奚浩的書房,也是社區的書店,他享受閱讀時把書房打開變成書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歡迎社區裡的大人小孩一起共享書香。
立體書魅力 電子書無法取代
至於收藏了三千多本立體書的文自秀,是華人世界收藏立體書的第一把交椅,四年前受邀到北京創辦立體書博物館。返台後,她決心從立體書收藏者變成出版者,不但開設立體書出版社,還開了亞洲首間立體書書店。
「有度」二十多坪,販售立體書約兩百種。書店的主角是文自秀的立體書收藏,每月變換主題。五月繁花盛開, 書店主題便是「季節」,展出各種能展現四季燦爛流轉的立體書。文自秀認為,在虛擬時代,人們更需要動手的樂趣,立體書擁有電子書無法取代的魅力。
文自秀說,每次看到小孩子翻閱立體書臉上興奮滿足的表情,便覺得開心。她認為,在網路時代,父母不應該把手機、ipad丟給孩子,而是引導他們進入書本的世界,學會想像力與創意,立體書是最好的管道。